——再谈当代老中医该何去何从
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几乎成了当代人的一个共识,走在大街上,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色——消费者。很奇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除了消费者,竟找不到别的了,这到底好不好呢?见仁见智吧,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有些话真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就着最近几天对当代老中医的出路有一些感想,顺便谈一谈自己的经历。
那是2014年左右的事情,我参加了一个公益性质的防火救灾培训活动,有个环节是请一名医生给大家介绍被火烧伤烫伤后,应该怎样快速处理,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还记了不少笔记,比如怎样缠纱布,怎样消毒等等,四五十人的课堂一片祥和气息,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整个课程学习下来,听得最多的却是那名讲课医生每讲完一个操作过程,便会说一句“上医院处理”!所有前面那些实操仅仅只是权宜之计,最后的结论全部落在了“上医院处理”这句话上。以至于他的课程讲到最后,大家闭着眼睛都知道接下来应该“上医院处理”了,既然所有的培训最后结论都是为了“上医院处理”,那学习那么多复杂的实操意义何在呢?第一时间拨打120不是更有效果吗?烧伤烫伤不同于砍伤杀伤血流不止,很多时候,烧伤烫伤可能仅仅只是起水泡,或者破皮,真正烧到骨头里的,那些基本的实操连插手的份都没有,而那些起水泡、破皮的创伤,我即便不当场处理,忍着痛上个医院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吧,何必要花精力学习那些基本实操?
人类迷惑行为之“我明明懂得怎么做,却不能自己做,非要花钱找人做”,大概不外如是吧!如果恰好遇到一家有良心的医院,几块十几块钱也就帮你办妥了;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一家没良心的医院,入门费少了100元估计很难办,搞不好各种检查,外加各种药物就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你能怎么办呢?难道说,我们的钱已经多得可以肆意花费了?我参加这个培训课程,原本是抱着学习一点基本伤口处理办法,以后自己家人朋友遇到了,能派上用场,结果就听了个寂寞,这哪是教你伤口处理办法啊,明明是教你怎样上医院!
我无意于抬杠,那位医生的讲课也不可谓不认真,他所传授的一些伤口处理办法也确实有作用,只不过在我看来,既然能自己处理了,为什么还要上医院呢?同理,有些病既然我们自己能治疗了,为什么还要上医院?难道说,医院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而我们自己所掌握的医疗方法都没用吗?如果是这样,所有人只要一生病就只想着上医院,那这个社会将有多少医疗资源浪费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我们将要建立多么庞大的医疗系统才能满足十几亿人的需要?
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某明星在拍戏时,不小心被树枝划破了手指,大惊失色之下,放弃拍戏转身就往医院里面跑,到了医院还一个劲地问医生,会不会留下疤痕,或者后遗症什么的,医生语重心长地说:“没事,幸亏你跑得快,不然可能还没到医院伤口就愈合了。”虽然是个笑话,但细思起来却令人啼笑皆非,有人从明星耍大牌、吃不了一点点苦方面解读,而我则从医疗资源的浪费层面解读,是不是有钱了就可以任意消费社会公共资源?是不是身体一有点伤口就如同天要塌下来一样,非上医院不可?我觉得如果我们的一生是这样过来的,那也未免太机械化、太如同咸鱼一般了吧。以前农村教育孩子要学会做家务,不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在想想,这话用在很多当代人身上同样适用。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医院不是万能的,如果自己不会自救,什么事情都想着往医院里面跑,这个人的一生也就废了。而自己要学会简单救治很难吗?并不难!前几天在小红书上回答过一个关于中医的问题,有人说,学习中医要看很多书,还罗列了一大堆中医书籍出来,我当场反驳了这种观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习中医有五个阶段,不是哪个阶段都需要看那么多书的。
第一阶段:学而能用。初步掌握中医的一些基本疗法与实操,这根本不需要看什么书,有些操作只要跟着老师或者视频学习一遍就会了,比如:艾灸、拔罐、刮痧、按摩、针灸、温灸等等,不敢说能够治疗什么大病,平时帮家人做个保健什么的基本可以胜任,如果悟性不高,最多就是重复看几遍,重复操作几遍也就熟练了。中医的入门真的很低,那些将中医束之高阁的,自身可能并不懂中医的来龙去脉,只是听人一说便信以为真。我们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用中医的方法给自己家人朋友治病,也没见多少人是系统学习过中医整套理论的。
第二阶段:用而能知。在基础实践中,逐渐掌握一些常见病的基本症状以及治疗办法,比如:感冒、发烧、流鼻涕、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等。看得多了,自己也能感觉到这些病是怎样引起的,怎样治疗有效果,最简单的如感冒病,几乎所有人都得过,它有很多种症状,但并不难分辨。有经验的农民遇到感冒,张口就能叫出一大堆田间地头就能寻到的中草药,根本不需要上医院,如果这些简单疾病动辄就上医院,估计农民一年收成的粮食全卖了也看不起病,这个人生还有什么盼头?所以说,中医学习起来真的没那么复杂。
以上两个阶段,完全就是一些经验医学,每个人都能很快上手,如果你有意学习,花不了多少时间精力,就能给自己家人朋友一份切实可行的医疗保障。我不敢说你学了这些就能给人治疗什么疑难杂症,至少对于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用什么病都跑医院,更不用什么时候都看医生脸色。所以说,中医基本治疗方法并不难,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家人的健康着想一下吧!不要以为有钱就行,很多疾病自己要是早发现早预防,根本没医院什么事;但如果自己一窍不通,那砸多少钱进医院都没用。
第三阶段:知而有理。在治疗常见病过程中,逐渐花时间去阅读一下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四小经典(《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能够把一些病的病机病理给搞清楚,在看病用药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与思考。直到这个阶段才需要去看书学习,一般人用不上,除非你想在中医的路上走得更深更远一些。
第四阶段:有理而通。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多参阅一些前人的古医案,慢慢对一些病的病机病理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看病治疗方法,对中医的整个医疗体系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虽然也不见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也不至于犯太大糊涂。这在历代名医看来,已经出师了,堪称颇有成就。
第五阶段:穷理合道。从自己的认知体系出发,逐步与古人智慧相参合,使自己的医道更加条达,对于自己所遇到的疾病,能够通过各种辩证给出治疗方案,并且有实际效果。到这一步,放到历代名医当中,也已经算是了不起了,若还有一腔济世救民的心怀,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大医,金字塔顶端的存在。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在前两个阶段多学一点并没有什么坏处。而说到这里,我们重新回归到当代老中医的出路问题上,不难看出,中医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老中医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的一笔重要医疗财富!当代老中医被“行医资格证”卡脖子,这是一个悲剧,对于任何有良知、有情怀、有社会责任心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我们不求社会大开方便之门,让老中医鱼贯而入,毕竟医疗行业也确实需要一些门槛,不能让滥竽充数者扰乱社会秩序,但对于那些行医多年,锦旗拿到手软的老中医而言,不应该用“行医资格证”将其贡献抹杀干净,他们在社会上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不仅仅是救治了几个病人,更大作用在于教会更多人用中医的方法自救!我不知道大家在让老中医看病时,有没有认真听他分析每种疾病的成因,以及变化过程等等,反正我每次去看中医,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渐渐的,自己也能给自己简单看病了,而且对于很多常见病还非常有效,很多时候,这种口口相传的医术,正是中华医学史不断繁荣昌盛,传承几千年不衰的关键。所以,老中医的传承不仅在带徒弟一途上,还在给病人传授经验上。
当代老中医被逼到纷纷关门大吉,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我们讲要“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笔文化遗产不就是中医吗?如果中医都不能文化自信了,还有什么能文化自信呢?所以,还是衷心希望国家为中医开辟出一条新路来,以适应当代老中医的发展,不要让这代老中医寒了心,他们很多人现在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中医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了,如果就这样一个个医术随着他们埋进黄土,我们还拿什么来撑起“文化自信”呢?
我认为,每个人都学一点中医知识,学一点中医基本治疗方法,国家则从法制层面将中医从医疗体系中独立出来管理,让中医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相信能收获更多更大的医疗成果。而我们每年所投入的医疗经费也将会大大降低,背负在人民身上的医疗大山也就不再那么沉重了,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文/轻松笑,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首发公众号“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杂谈”,欢迎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