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转基因主粮问题的真相与危机

2024-04-16 11:25:42 来源: 乌有之乡作者:民心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主粮问题的真相与危机。

综述:转基因主粮问题的真相与危机

民心

目 录

1 世界各国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2 阿根廷: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实验品

  3 转基因种子优势之疑

  4 跨国公司及中国科学家利益集团

  5 中国转基因水稻的专利陷阱

  6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7 张启发的BT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是否有毒?

  8 转基因作物的经济代价

  9 神秘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10 农业部颁布的转基因安全评价存在漏洞

 1 世界各国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美 国

【核心提示】目前全球没有任何地区商业种植转基因小麦,因为消费者和食品行业强烈反对转基因小麦。欧洲、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一直强烈反对转基因小麦。

  1.美国转基因主粮小麦未获商业化种植

  据美国西部资源组织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发展转基因小麦的努力获得成功,那么美国小麦价格可能会下跌40%,甚至更多。这份报告称,欧洲、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一直强烈反对转基因小麦。如果美国商业种植转基因小麦,那么这些国家的买家可能会从其它地区寻购小麦。美国硬红春小麦价格可能会跌40%,杜伦麦价格可能跌57%。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农经学家称,在美国推广转基因小麦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任何的转基因小麦距离商业推广仍需要数年的时间,因为孟山度公司、道氏公司以及其它研究机构仍在通过基因修正及其它方式来改善小麦。由于农户转播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作物,因而近几年来美国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下滑。一些小麦行业人士已经要求孟山度公司和种子公司研发更好的小麦种子。目前全球没有任何地区商业种植转基因小麦,因为消费者和食品行业强烈反对转基因小麦。孟山度公司2004年取消了商业推广Roundup Ready春小麦的计划,当时该行业担心新型小麦可能伤害美国出口生意。孟山度公司去年表示,已经开始一种新型的转基因小麦研究,使小麦作物更能够抵抗干旱,单产更高。(来源:美国西部资源组织委员会WORC报告 2010年1月)

  2010年2月9日,来自26个国家的233个消费者和农民团体已经加入了“全球反转基因小麦”(Definitive Global Rejection of GM Wheat)声明,以阻止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并提醒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对(小麦)这一主粮农作物的转基因改造不能被农民和消费者接受。233个团体签署的这份声明是由15个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农民和消费者团体最先发起的。(来源:美国西部资源组织委员会WORC报告 2010年2月)

 2.对健康和环境有风险?转基因在美国遭到阻击

  ——专访“绿色和平”科学顾问杜琳·斯德宾斯基教授

  记者:目前在美国,有没有主粮作物进行了转基因商业化种植?

  杜琳·斯德宾斯基:至今没有一个主粮进行转基因商业种植。美国大面积种植的只是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木瓜,都不是人类的主食,而且,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美国人吃的食品,的确有一部分属于转基因食品,但一丁点的转基因大豆油、玉米粉,跟你面前的一整条面包、一大盘意大利面全是转基因食品,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小麦是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的主粮。孟山都公司曾向美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提出申请,进行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种植,但遭到农民协会的强烈反对。农民团体发出公开信,要求孟山都公司撤回申请。因为农民清楚,转基因小麦根本没有海外市场,欧盟和日本将拒绝进口转基因小麦,转向其他进口来源。加拿大政府看到国内一面倒的反对声音,加上环境风险的考虑,极可能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孟山都公司认为,如果被一个如此重要的国家政府驳回,那对他们极为不利。于是,今年上半年,他们主动同时从加拿大和美国政府撤回了申请。

  记者:这么说,在美国,转基因食品也遇到很大的阻力?

  杜琳·斯德宾斯基:是的,转基因公司一直遭到反击,而且反击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一年来,加州有3个县进行了全民公决,决定禁止在自己的县里种植转基因作物。这是从欧洲学来的。在欧洲的一些地方,当地居民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将自己的地区划为“非转基因净土”,现在这种方法也传入了美国,而且会继续传播开去。有一家美国企业在加州做一个药用转基因水稻的田间试验,遭到当地农民的反对,被农民们踢出了加州,转到了密苏里州。现在,加州农民已在接触密苏里州的农民,让他们警惕这个公司的行为。

  记者:美国的转基因科学家和转基因生物公司,是不是很希望看到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能够商业化种植?

  杜琳·斯德宾斯基:那当然。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些人经常拿中国种植转基因棉花的例子到处宣传,说发展中国家从转基因棉花中得到了好处,如果中国再商业种植转基因水稻,那会是他们很有力的宣传武器。再说,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种植申请失败后,还没有一种主粮是转基因食品,他们很希望看到有一种作为主粮的转基因作物被广泛种植。

  目前来看,因为水稻的种子市场比较分散,国外大的种子公司还很难从中国稻种市场上得到直接利益,但是,大企业的目光是长远的,从转基因小麦的申请失败来看,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害怕他们推出的产品,再遭到农民和政府的反对,因此,他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的科学家来推动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生产,由中国科学家本身来承担风险。一旦商业化种植成功,这些大的外国生物技术公司再来染指这个产业,通过大量收购有专利权的中国生物公司,来垄断种子市场。

  (作者:刘鉴强 来源:《南方周末》 2004年12月10日)

3.加州三县投票公决禁止种植转基因

  据加州农民网消息 2004年3月2日,加州门多西诺县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转基因作物和动物的县。H号法令得到56%的选民投票支持。

  2004年8月9日,加州三一县成为美国第二个禁止转基因作物和动物的县。

  2004年12月2日,加州马林县就是否禁止转基因作物和动物举行全民公决, B号法令获得56.55%的选票支持。(来源:加州农民网)

  4.美国超市大豆制品基本是非转基因的

  徐开彬

  虽然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转基因大豆每年达几千万吨,占中国大豆市场的70-80%,中国的大豆油、豆奶、豆腐大多都成了转基因大豆的制成品,可是,美国的超市大豆制品却基本上是非转基因大豆制成的。笔者于今天在美国一超市购物时顺便用手机拍摄了一些照片,这些豆奶、牛奶、豆腐、鸡蛋包装盒上都印有“ORGANIC” (有机产品)字样,如 “ORGANIC SOYMILK”(有机豆奶),“ORGANIC MILK”(有机牛奶),有英文和韩文的豆腐加有“USDA” (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首字母缩写)认证的“ORGANIC”(有机)或者“NON-GMO”(NON-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的缩写,非转基因)字样,最后两张是“ORGANIC EGGS”(有机鸡蛋),完全不是转基因大豆制品,读者可以从这些照片的包装盒上看到这几个关键字。

  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美国本土主要是用于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再就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国,去喂养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最后,笔者也转一家美国网站对未来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物市场趋势的预测:

 标题:今年更多的美国农民种植非转基因大豆

  更多的农民决定种植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种植的亩数出现下降,自1996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大豆较低的期货价格,具有吸引力的非转基因大豆的溢价,不断上涨的转基因大豆种子的价格,都使得美国农民今年开始更多地种植非转基因大豆。来自于大豆协会、大学与粮商的代表一致认为,对非转基因大豆的需求在增加,使得农民更多地种植非转基因大豆。

  原文链接:http://www.non-gmoreport.com/articles/mar09/farmers_planting_non-gmo_soybeans.php

  (作者系旅美学者,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助理教授)

5.美国人主食不吃转基因食品

  作者:亦明 来源:天涯社区

  玉米在美国主要用于饲喂牲畜及作有机燃料(美国人喜欢吃的青玉米,极少是转基因的),大豆和Canola用于榨油。

  所谓“美国食品”,指的是货架上的成品或半成品。例如,披萨饼中含有豆油,而根据美国大豆60-7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则可以大致推测这个披萨饼有这么大的可能“含转基因成分”。由於很多食品都含有豆油,结果就得出了这么个“大约莫”的60-70%。依此类推,假如蛋糕里含有玉米粉,则这个蛋糕就有和当年转基因玉米占玉米总量百分比相应的可能“含转基因成分”。

  实际上,说一个食品含有 “转基因成分”,就是意味着它或者含有转基因本身(DNA),或者含有转基因的产物(蛋白质),或者是转基因的目的产物(如含有某种特殊脂肪酸)。而豆油中则既没有核酸,也没有蛋白质,它怎么能够被说成“含有转基因成分”呢?(含有特殊脂肪酸的转基因大豆很少。)所以说,用“美国市场上的食品70%都含转基因成分”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欺骗。

  实际上,这句话的英文是这样的:“Recent estimates suggest that more than 60% of food products on US shelves may contain at least a small quantity of some crop that has been genetically engineered.(最近的估计表明,美国市场货架上超过60%的食品可能含有至少是少量的转基因作物。http://www.geo-pie.cornell.edu/crops/eating.html)”。说“60%的美国食品”含有“至少是少量的转基因作物”,是准确的、科学的说法,而把它们说成是含有“转基因成分”,并且故意删去“至少是少量的”这几个字,那就明显是在进行欺骗。

  确实,大豆、玉米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美国人的食品中的辅助食品。这些植物的转基因产品在美国食品中,即使是真的含有“转基因成分”,在比重上也可以说是“极为少量”的。如上面所举的蛋糕的例子——玉米粉在蛋糕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而且人们也不拿蛋糕当主食。而大米、玉米是亚洲人的主食,是人们每天都要大量摄取的食物。

  (亦明:方舟子在转基因问题上肆无忌惮的欺骗 来源:天涯社区)

欧 盟

 1.欧盟解禁转基因食品之路仍很漫长

【核心提示】自1998年以来,欧盟便没有批准过任何一种新的转基因食品上市,从而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禁令”。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态度,引起了美国等转基因产品生产大国的强烈不满。2003年5月份,美国还与加拿大、阿根廷等国联手,将官司打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委员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94%的欧洲人希望能自己选择是否购买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

  2003年12月8日,欧盟委员会有关允许一种转基因玉米上市的建议遭到欧盟一专家委员会的否决,显示欧盟在解禁转基因食品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意味着欧美围绕转基因食品的贸易摩擦还将继续下去。

  对欧盟国家来说,转基因食品问题因为事关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因而成为一个颇具政治敏感性的议题。虽然欧盟各国对转基因作物并没有明文禁止,但自1998年以来,欧盟便没有批准过任何一种新的转基因食品上市,从而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禁令”。

  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态度,引起了美国等转基因产品生产大国的强烈不满。美国人一直指责欧盟出于保护市场的目的,阻止转基因产品的进口与销售。今年5月份,美国还与加拿大、阿根廷等国联手,将官司打到了世界贸易组织。

  为平息美国的不满,同时也是为了在“打官司”时有更多的法律依据,欧盟于10月份通过了两项关于转基因产品上市许可和标签的新条例,允许符合条件的转基因食品在其市场销售,从而在法律上为解除欧盟的禁令铺平了道路。但是,欧盟一些国家对转基因产品的疑虑并未消除。

  根据新条例,一种转基因产品要想上市,必须获得多数欧盟成员国的同意。今年11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建议,要求批准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玉米可在制成罐头后在欧盟市场销售。由于这是欧盟新转基因产品管理条例通过后的首次申请案例,因而被广泛认为是欧盟解禁转基因食品的“试金石”,备受各界关注。

  虽然欧盟委员会在投票前呼吁各国应在“科学”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但是,在由欧盟15个成员国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中,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只获得英国、西班牙等6国的支持,法国、奥地利等6国投了反对票,而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则弃权。该建议因而遭到否决。

  应当说,此次投票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此间分析人士大都认为,欧盟没能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取得突破,主要还是因为欧盟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对转基因产品感到“恐惧”并充满戒心。欧盟委员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94%的欧洲人希望能自己选择是否购买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

  此外,欧盟与美国在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上的巨大差距,也是欧盟不愿意完全开放转基因产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美国是在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播种最广泛的国家,占到了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66%。相形之下,欧盟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大豆、玉米和油菜等,耕种面积仅占世界转基因作物面积的0.3%。

  欧盟在转基因产品问题上的保守态度,肯定会使欧美在转基因问题上的争执继续下去。实际上,早在欧盟刚刚通过新的转基因条例不久,美国政府便直截了当地表示了不满,并明确表示在世贸组织的转基因官司还要接着打下去。欧盟此次投票表决的结果,只会让美国人更加认定欧盟新条例只不过是一种表面文章罢了。

  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则,“Bt-11”转基因玉米上市的申请将提交到欧盟农业部长理事会进行讨论,那就至少要花费3个月的时间。对等候在欧盟市场外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商来说,欧盟的转基因食品解禁之路还很漫长。(作者:田帆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3-12-10)

 2.在美国的压力下欧盟正在退缩

  作者:威廉·恩道尔 来源:《粮食危机》后记

  在我撰写这篇后记时,迄今为止对转基因生物全球扩散持最强烈反对意见的欧盟正在退缩。2006年9月,WTO部分公开了2003年美国总统布什诉欧盟在批准转基因生物时存在事实上的暂停一案作出的裁决。WTO的法官指出,鉴于欧盟委员会在应诉期间改变了将一系列不同的转基因品种进行商业应用的审批程序,所谓的暂停或官方禁止因而也就不存在了。遗憾的是,这正是事实。

  由瑞士农业部官员克里斯汀·哈伯利主持的WTO三人特别法庭,初步裁定欧盟自1999年6月至2003年间,在审批转基因生物产品时存在“事实上”的暂停,这与欧盟声称不存在这种暂停相矛盾。WTO的法官们认为,欧盟没有履行欧盟自己的规定,导致其在履行WTO的义务方面发生了“过分的延误”,因而“有罪”。

  根据泄露出来的文件,这个秘密的WTO特别法庭还裁决,提交给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由欧盟政府进行种植特定转基因植物正式审批的27个特定转基因产品中有24个被过分延误了。

  WTO特别法庭还建议由WTO争端解决机构(DSB,世界贸易的警察)呼吁欧盟采取实际行动,“以依照其根据(WTO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规定应履行的义务行事”。这个协议在逃避动植物卫生检疫方面声名狼藉,允许农业综合企业运用WTO至高无上的贸易强权践踏关注国民健康和安全的国家主权。欧盟如拒绝按照WTO的要求行事,其后果可能是支付每年数亿美元的罚金。

  欧盟委员会,这个设立在布鲁塞尔并掌控着25个成员国约4.7亿公民日常生活的强大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怎么靠谱的官僚机构,在转基因生物问题上意见不一。来自丹麦的农业委员是转基因食品的坚定支持者,而来自法律严禁转基因生物的希腊的欧盟环境部长则坚决反对转基因生物。整个欧盟的农民自发组织了“非转基因生物”区域,并对政治家施加压力,要他们不向WTO的要求低头。民意调查一再显示,当问及转基因生物时,超过60%的欧盟公民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在写作本书时,转基因生物这部重型战车是否能在全球范围内被叫停还没有明确结果。保守的德国新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决意要缓和与小布什的华盛顿之间的冷淡关系。2007年2月,她的内阁召开会议讨论扭转政府审慎的转基因生物政策,将转基因生物作为“未来科技”进行推广。保守的农业部长施霍夫鼓吹从根本上削弱前政府的《基因植物法》。施罗德政府曾经通过法律规定:如果转基因种子污染了邻近的农田,种植转基因种子的农民或企业对非转基因生物地区的破坏负有赔偿责任。这一与美国和加拿大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法律责任相对立的规定,已经成为阻止在德国和欧盟大部分地区进行大面积转基因生物种植的主要障碍。多个规模数千人的农民团体迅速组织起来对此表示反对。这种类似的抵制活动正在波兰、克罗地亚、奥地利、匈牙利、英国、法国以及整个欧盟范围内蔓延。

 3.孟山都MON810转基因玉米遭到欧盟多个国家的封杀

【核心提示】1998年,欧盟国家允许商业种植MON810转基因玉米。但近年来,转基因玉米遭到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封杀。

  2009年4月,德国农业部长Ilse Aigner对孟山都公司的MON810抗虫玉米颁发了禁令,这种玉米是欧盟唯一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德国现在加入了希腊、匈牙利、卢森堡、奥地利和法国的队伍,Aigner启用了欧盟颁布的保护条款。孟山都宣布将对禁令提出诉讼,如果其不能通过司法检察,德国将被处以700万欧元罚款。(2009-05-20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周报 )

  法国政府于2008年1月11日宣布,当年暂停种植MON810型转基因玉米,这是法国迄今种植的唯一转基因作物。法国总理府发表公报说,法国政府将启动一项欧盟例外条款,暂停种植这种转基因玉米,等待欧盟司法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许可重新评估。目前,希腊、奥地利和匈牙利等欧盟成员国实施了这一例外条款。(来源:新华社巴黎1月12日电)

  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宣称,该机构经过研究认定,种植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一表态使得法国取消转基因玉米的种植禁令更加遥遥无期。

  除法国外,德国、奥地利、希腊、卢森堡和匈牙利五国也对MON810转基因玉米下了禁令。(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22日)

瑞 士

  瑞士全民公决禁止农业在五年内应用转基因技术

  新华网日内瓦2005年11月27日电(记者 李洁) 瑞士27日举行全民公决,通过了一项5年内禁止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和禁止进口转基因动物的提案。

  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结果,55.7%的选民支持这项禁令,44.3%的选民投了反对票;这项禁令的支持者在瑞士全部26个州都占到了多数。满足了多数选民和多数州支持的双重条件,全民公决的结果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使瑞士对基因技术的限制成了全欧洲最严格的。

  瑞士议会2003年曾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在瑞士种植及交易转基因农作物,但环保人士、消费者团体和农民团体征集了足够多的签名向政府施压,提出5年禁令的提案并要求举行全民公决。

  公决结果公布后,禁令的支持者说,他们的胜利显然说明瑞士的消费者和农民喜欢不含基因技术的产品,农民们相信“不含转基因”的标签更能凸显瑞士产品的质量。

  而政府、企业界和主要政党都反对这一禁令,并认为现在实施的有关转基因的法规已经非常严格,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证。(来源:新华网 2005年11月28日)

 俄罗斯

【核心提示】俄罗斯目前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俄罗斯转基因食品主要来源于进口。95%以上的俄罗斯人同意拒绝使用转基因产品。2005年11月12日,俄罗斯著名反食用转基因产品专家、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走马上任,当选为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副主席。

1.俄罗斯不种植转基因作物

  作为世界科技大国(包括生物科技)的俄罗斯在转基因作物问题上却呈现出了另一种状态。农业在俄罗斯国家经济当中一向所占比重不大,虽然多年进口粮食(多为工业用粮和饲料粮,人吃的只进口少量大米)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但农业的压力似乎并不十分紧迫。例如由于人们生活中习惯了“糖煮水果”这道饭后甜点,俄罗斯的苹果改良一直进展不大。马铃薯在俄罗斯历来享有“第二面包”之称,也许正是因为其太重要了,所以俄罗斯不仅至今对转基因马铃薯表示质疑,而且也未允许任何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于俊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3年12期)

2.95%以上的俄罗斯人拒绝使用转基因产品

  《科技日报》莫斯科2008年10月19日电(科技日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浩)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全球发展迅速,俄罗斯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也紧跟世界生物技术的脚步快速发展,但俄罗斯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却严重滞后。

  有关资料表明,尽管俄罗斯很少种植转基因作物,但转基因食品的进口额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这些转基因食品主要有大豆、土豆、玉米和红菜等。

  据俄罗斯舆情研究中心调查,95%以上的俄罗斯人同意拒绝使用转基因产品。他们表示,食用这类食品对他们的健康没有保证,有可能对他们的后代产生影响。2006年6月1日,近30名民众在莫斯科俄罗斯卫生和社会发展部大楼门前举行抗议活动,打着“儿童食品不要转基因”、“我们的孩子不是试验的对象”的大横幅,反对在儿童食品中使用转基因产品。2008年4月,俄罗斯西北摩尔曼斯克州的青年组织举行游行,声称转基因食品会导致过敏症和癌症,反对政府引进转基因食品产品,并要求政府禁止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有些商店和超市因担心转基因食品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往往表示在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之前拒绝销售。(来源:《科技日报》 2008-10-21)

3.俄著名反转基因专家走马上任

  《科技日报》莫斯科11月12日电 世界著名反食用转基因产品专家、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走马上任,当选为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副主席。

  2005年,伊丽娜·叶尔马科娃博士着手研究关于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后的健康状况,发现基因食品影响了小白鼠以及它们后代的健康。这一研究结果为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活体动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此,伊丽娜·叶尔马科娃这个名字闻名于世。

  根据伊丽娜·叶尔马科娃博士的实验数据,在小白鼠交配前两周以及在它怀孕期间,喂食经过遗传基因改良的大豆,一半以上的小白鼠刚出生后就很快死亡,幸存的40%%生长发育也非常迟缓,它们的身体都比那些没有喂食经过遗传基因改良的大豆的小白鼠所生下来的幼崽小。同时发现,喂食含有基因食品的母鼠和幼鼠攻击性和焦虑症状增高,而且有些母鼠不再有母性本能。

  俄国家基因研究会执行主席阿列奥纳·沙洛基娜表示,叶尔马科娃的实验将推动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尽快筹集资金,开启一项名为“安全测试”的国际行动,目的是研究转基因产品对哺乳动物的影响。叶尔马科娃强调,每年俄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都会发布很多关于转基因产品潜在危险的报告和论文,但一些西方的跨国公司却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而对这些报告和论文表示置疑,宣称转基因产品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因此,研究人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独立测试实验,找到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害性的的确凿证据。在这一点上,叶尔马科娃与俄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为了这一目的现在联合了起来。他们希望让事实说话,因为科学实验的结果胜过一切言词。

  叶尔马科娃认为,一些西方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俄作为转基因产品的实验场。甚至,在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美国直言不讳地向俄罗斯提出了开放转基因食品市场的要求。她坚信,只要转基因产品无害性还未被证明,那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增加,不育症、过敏症、慢性中毒,以及基因突变等疾病将随时可能会将人类逼向绝境。(来源:《科技日报》 2005年11月15日)

日 本

 【核心提示】日本对转基因作物实行严格管理和慎重对待。根据“Angus Keid Group”发布的调查,82%的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否定态度。2006年8月,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

  1.82%的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否定态度

  在日本,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为保证农业转基因生物 (GMO)的环境安全,农林水产省(MAPP)在1989年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评价指南,该指南指导从事GMO工作的申请人对GMO进行潜在环境风险评估。如果农林水产省认同其评价结果,将批准申请人进行田间试验。在日本第一例通过环境安全评价的是转基因抗病毒番茄,十多年来,已经有60例转基因植物通过农林水产省的环境安全评价,这些转基因植物是由日本公司、研究机构及国外公司研究和开发的。目前,日本只批准了转基因康乃馨的商品化种植。

  尽管日本政府对转基因作物、食品和饲料进行安全评价,但由于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日本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仍然心存疑虑。一些民间组织如消费者组织对转基因作物持反对立场,并发起了一系列反对转基因作物、食品和饲料的抗议活动,各种媒体在相关报道上也起了重要的负面影响。一些记者甚至科学家也加入到了抵制转基因作物的行列。

  根据“Angus Keid Group”发布的调查, 82%的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否定态度。最近由日本一所大学的研究者开展的调查表明,对转基因食品持肯定态度的消费者的比例已由1997年的45%降至31%。东京市政府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总之,过去的两年里,不愿意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的比例明显上升,目前这一比例为90%左右。

  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的否定态度已开始影响日本的食品加工业。例如,几乎所有的酿酒商已开始停止使用转基因产品酿造啤酒;相当一部分生产传统日本食品如豆腐的公司开始使用非转基因原料,并标记上“没有使用转基因大豆”。因此,要求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分开贮运的呼声越来越高。(王青立等:“日本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管理” 来源:《世界农业》 2002年5期)

 2.日本封杀美国转基因大米

  2006年8月22日消息:自检查发现美国长粒大米内含有未能批准的痕量转基因成分后,日本卫生部已经暂停进口美国所有长粒大米。这种转基因大米由德国拜耳公司发现,随后该公司通知了美国官方。目前这种转基因大米并未在美国得到销售批准,但是其他含有同样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大米得到了销售批准。(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 国际动态)

  2006年8月,美国农业部对外宣布在美国市场上发现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稻米LL601流通,欧盟委员会随即通过控制措施,要求进口自美国的大米出具不含有转基因稻米(LL601)的证明书。而在10月,欧盟委员会又进一步要求对进口的美国大米进行强制检测,而不是先前的随机抽检。由于该控制措施极为严格,可以说,目前欧盟实际上已停止从美国进口所有品种的大米。日本卫生部则在8月就宣布暂停进口所有美国长粒大米。(来源:2007年01月15日 第一财经日报)

印 度

 【核心提示】由于遭遇强烈抗议,印度暂停引进转基因茄子。现阶段,棉花是唯一一种在印度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的转基因作物。

  印度政府9日决定,在进一步研究结果问世前,暂停商业化种植一种有“美国血统”的转基因茄子。“在独立科学研究得出令公众与科学家满意的结果前,出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长远影响的考虑,我们决定暂停引进BT茄子,”印度环境和林业国务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说,“(引进BT茄子)不是迫在眉睫的事,(眼下)公众持消极态度。”

  拉梅什说,现阶段,不会封杀这种转基因茄子,但暂停引进并不意味着有条件接受。

  德新社说,转基因后的BT茄子可以抗击病虫害,其种子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印度麦克公司合作研发。印度基因工程审查委员会去年10月批准引进种植这种转基因茄子,委员会认为这种转基因茄子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可以减少使用杀虫剂,增加收成。不过,印度引进BT茄子引发科学家与人权组织的强烈抗议,印度11个邦政府说,他们不会引进这种转基因茄子。现阶段,棉花是唯一一种在印度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的转基因作物。(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11日)

  2 阿根廷: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实验品

  根据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一书摘编

【核心提示】到2004年,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全国48%的土地被用来种植转基因大豆,其中90%以上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品种,而种植这种种子一定要用孟山都公司提供的农药。由于种子和农药都要从美国公司购买,以及孟山都公司在专利费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仅仅十年时间,在技术进步的名义下,阿根廷的粮食自给能力逐渐丧失,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彻底受控于外国权势集团。

 阿根廷成为第一个实验品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由接受过遗传学训练的、虔诚的分子生物学家组成的全球网络已经形成。与此同时,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一个庞大的转基因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实施地点选中了阿根廷,在那里,戴维·洛克菲勒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已经与新任的总统卡洛斯·梅内姆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阿根廷的农业用地被确定为转基因作物的第一个大规模实验场,阿根廷的人民也因此成为转基因作物的第一批活体实验品。

  到2004年,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400万英亩(约1375.9万公顷),在种植面积上仅次于美国。转基因农业的历史和阿根廷的“大豆革命”,是一个国家在“进步”的名义下全面失去粮食自给能力的典型案例。

  1991年,早在美国批准和开始进行田间实验好几年之前,阿根廷就成了开发转基因作物的秘密实验室。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变成了这个项目的活体实验品。

  委员会总是秘密碰头,讨论结果也从未公之于众。它只是充当了转基因种子跨国公司的代言人。这毫不奇怪,因为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来自孟山都、先正达、陶氏益农等转基因生物巨头。

  1996年,在决定许可种植孟山都的转基因抗农达大豆之后,阿根廷随后发生了一场革命,它被倡导者们赞颂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阿根廷转基因大豆革命的结果,至少在一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的农业经济被彻底改造了。

  20世纪70年代,在债务危机之前,大豆在这个国家的农业经济中所占地位微不足道,种植面积只有9500公顷。在那些年月里,一个典型的家庭农场种植多种蔬菜和粮食作物,还养些鸡,有的还养有少量的牛,来生产牛奶、奶酪和牛肉。

  在改种孟山都大豆和采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四年之后,到2000年,转基因大豆的播种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到2004年,面积扩大到1400万公顷以上。大型农业收割机械大量砍伐森林,并扫荡由当地农民占据的土地,以便为大豆种植提供更多的土地。

  阿根廷农业的多样性——一垄垄玉米地、麦田和广阔的牧场——被迅速改变成了种植单一农作物的地区,就像埃及的农作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被棉花取代并被摧毁一样。

  到2004年,这个国家所有农业用地的48%被用于种植大豆,其中90%~97%种植的是孟山都的转基因抗农达大豆。阿根廷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毫无控制的转基因实验场。

  1988~2003年间,阿根廷的奶牛农场减少了一半。破天荒第一遭,牛奶不得不以比国内高得多的价格从乌拉圭进口。随着机械化的单一种植大豆的农作方式迫使数十万农民离开土地,贫困和营养不良现象大量出现。

  在风平浪静的20世纪70年代纽约的大银行进入之前,阿根廷的生活水平是拉丁美洲最高的国家之一。官方公布的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人口比例1970年仅为5%,到1998年,这个数字陡升至30%。而到了2002年,又激增至51%。以前在阿根廷闻所未闻的营养不良现象,到2003年上升到约占3700万总人口的11%~17%。

  在因国家拖欠债务而引发的全国性严重经济危机当中,阿根廷人发现,他们已经不能再依靠小块土地生存。这些土地已经被大片的转基因大豆所占据,甚至堵死了种植能维持生存的一般作物的出路。

  在外国投资者和孟山都、嘉吉等农业综合企业巨头的支持下,阿根廷的大土地所有者有条不紊地采取行动,从无助的农民那里夺取土地,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农民们突然接到通知,他们的土地已经划到了别人的名下。通常,如果他们拒绝“自愿”离开,武装团伙就会偷走他们的牛,烧毁他们的庄稼,而且威胁他们还要吃更多的苦头。转基因大豆出口的巨额利润的诱惑酿成了全国各地围绕传统农作方式的暴力骚乱。

  几年之内,超过20万的农民和小农场主被逐出自己的家园,为大型商业化农业大豆种植商让路。

 孟山都用欺骗手段进行征服

  由于阿根廷的国家《种子法》并不保护孟山都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种子专利,当阿根廷农场主在下一季再次使用其种子时,从法律上说孟山都不能要求他们支付专利费。

  但是,收取这种专利费或者说“技术许可费”,是孟山都市场营销方案的核心。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农场主必须与孟山都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同意不得再次使用收获后保存的种子,并且每年要向孟山都支付新的专利费。持民族主义立场的阿根廷国会,拒绝通过新的法律授权孟山都通过由法院施加严厉罚款的手段来强制征收专利费。

  为了在阿根廷扩展大豆革命,农民们最初以优惠条件购买所需的种子。在最初阶段,孟山都故意放弃“技术使用许可费”,以尽可能加速其转基因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的扩散,特别是尽可能扩大与这些种子一起使用的、拥有专利的草甘膦农达除草剂的使用。销售抗草甘膦种子的市场营销战略背后的险恶用心是,农民们被迫购买专门与种子相匹配的孟山都除草剂。

  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土地已经增加了14倍,而孟山都的抗农达大豆种子的走私现象遍布整个潘帕斯平原,并进入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和乌拉圭。对于其种子非法传播的现象,孟山都公司却坐视不管。孟山都的合作伙伴嘉吉公司自己就受到了非法走私转基因大豆种子的指控,说它将转基因种子与非转基因种子混在一起,从阿根廷走私到巴西。

  最终,在1999年转基因大豆引入三年之后,孟山都公司正式要求农民们为种子支付“延期专利费”,尽管事实上这一要求并不符合阿根廷法律的规定。孟山都声称,收取专利费是必要的,因为它要收回用于转基因种子的“研究和开发”的投资。由此孟山都发起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宣传运动,目的是将自己装扮成农民们滥用和“盗窃”行为的受害者。

  2004年初,孟山都紧锣密鼓地对阿根廷政府施压。孟山都宣布,如果阿根廷拒绝承认“技术许可费”,它将在进口大豆的地点诸如美国和欧盟强制收取专利费。在这两个地方,孟山都的专利都是得到承认的。这一措施意味着,阿根廷商业化农业的出口市场将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且,孟山都进一步威胁说,将阻止阿根廷销售所有的转基因大豆,并声称在所谓的“黑市”中销售的85%以上的大豆都是由农民们非法再次种植的。之后,阿根廷农业部长米盖尔·坎波斯宣布,政府与孟山都公司达成了协议。

  阿根廷农业部拟成立一个由其管理的“技术补偿基金”。农民们不得不向粮食储运加工商或嘉吉公司等出口商支付几乎高达转基因大豆销售额1%的专利使用费。这种使用费在加工场所收取,农民们除了乖乖付钱之外毫无选择,因为他们必须加工自己的收成。然后,这笔使用费再由政府返还给孟山都公司和其他转基因种子供应商。

  尽管农民们提出强烈抗议,但“技术补偿基金”还是于2004年底开始实施。

  到2005年初,卢拉总统领导下的巴西政府也举起了白旗,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首次使种植转基因种子在巴西合法化。到了2006年,阿根廷、巴西,加上由孟山都转基因大豆主导的美国,占据了世界大豆产量的81%以上,因而保证了世界上豆粉喂养的所有动物实际上都在食用转基因大豆。

  结果是,由于经济危机恶化,饥饿遍布这个国度。由于担心粮食危机引发骚乱,在孟山都和嘉吉、雀巢、卡夫食品等国际大豆用户的帮助下,阿根廷政府向饥饿的人群提供免费食品。因此,用大豆制成的食品被到处分发,其中伴有培育更大的国内大豆消费市场的动机。

  一场全国性的推广运动开始了,它鼓励阿根廷人用大豆来替代新鲜蔬菜、肉、奶、蛋等健康食物。杜邦农业科学公司建立了一个组织,并给它起了一个听起来很健康的名字“生命蛋白”,目的是宣扬人类应食用大豆,尽管原来种植大豆的意图是作为动物饲料。作为这场推广运动的一部分,杜邦向数千名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穷人分发大豆强化食品。在所有国家当中如此众多的人口直接食用大豆,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到目前为止,阿根廷人在很多方面都成了活体实验品。

  政府和私营公司大肆鼓吹大豆食物对健康有巨大的好处,可以代替牛奶或肉类蛋白。但是,这种宣传纯属谎言。它故意忽略了这样的事实:以大豆为基础的食物不适合人类长期食用。而且研究已经证明,与用母乳或牛奶喂养的婴儿相比,用豆奶喂养的婴儿的过敏症发生几率会大大提高。他们并没有告诉阿根廷人,未经加工的大豆和经过加工的大豆均含有一系列有毒物质。如果大豆作为人们食物中的主要成分,这些物质会损害健康并可能导致癌症。他们绝口不提,大豆含有一种抑制剂——胰蛋白酶,瑞典人的研究已经将这种物质与胃癌联系起来。

  在农村,大规模单一种植大豆的农作方式的后果更是可怕。因为农达把除了经过基因改造能够“抗草甘膦”的孟山都大豆之外的所有植物都杀死了。

  200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喷洒不仅杀死了附近农民的庄稼,他们养的鸡也死掉了,其他牲畜尤其是马匹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老百姓则因除草剂出现严重恶心、腹泻、呕吐和皮肤损伤等症状。有报告称,转基因大豆种植田附近产下的动物出现严重的器官畸形,香蕉和甘薯也变得奇形怪状,湖里突然漂满死鱼。有些农户报告说,邻近的大豆田喷药之后,他们孩子的身上出现了奇怪的斑点。

  对珍贵的林地的破坏更大。这些林地被推土机推掉,以便大规模种植大豆,这种状况在巴拉圭附近的查科地区和永加斯地区尤为严重。森林的破坏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急剧增加的医疗问题,包括黑热病,这是一种通过沙地苍蝇传播的寄生虫病,治疗费用极其昂贵,而且会留下严重的疤痕和其他畸形。在恩特雷里奥斯省,120多万英亩(约48.6万公顷)森林到2003年被全部夷为平地,而到这个时候,政府才终于颁布毁林禁令。(摘自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 第八章 P148)

  3 转基因种子优势之疑

1.转基因种子的优势之疑

  【核心提示】转基因棉花会出现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次生害虫频发,农药用量加大;二是其他病害易发,无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人员经过历时7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这些农户在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第三年经济效益最大,但情况从第四年开始发生逆转。

  方立锋并不认同农业部在给本刊记者回复中阐述的转基因种子优势。他说,即使以转基因棉花为例,它也使棉农成本上升,收入下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棉花会出现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次生害虫频发,农药用量加大。一方面,棉铃虫的抗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江苏沿海地区农研所的调研发现,次生害虫日益严重,并成为棉花的主要虫害。次生害虫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持续大量的农药投入,并且使用的农药将越来越多。

  二是其他病害易发,无法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江苏省种植转基因棉花的实际案例表明,转基因棉花更容易得黄萎病和枯萎病,造成的减产严重。扬州大学的科研小组研究得出,转基因棉花不能更好地应对高温条件。

  据2006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所发布消息:中美两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历时7年的联合研究表明,尽管Bt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铃虫,但长期种植会导致其他害虫肆虐,这使得中国种植的Bt转基因棉花长期经济性不如预想。

  由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的这一项目,是世界第一个对转基因棉花种植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的课题。科学家调查的Bt转基因棉花是第一种投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棉花。它因在棉花基因组中插入苏云金杆菌(Bt)基因而得名,能分泌毒素杀死棉田最主要的害虫棉铃虫。早先的一些小规模研究表明,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提高棉田单产、降低杀虫剂用量,有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因此已陆续在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多个产棉国推广。

  中美两国科学家对中国481户棉农的长期研究揭示了问题的另一面。研究人员经过历时7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这些农户在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第三年经济效益最大,他们的平均杀虫剂用量比种植普通棉花者低70%,而收入要高出36%。

  但情况从第四年开始发生逆转。转基因棉花尽管抑制了棉铃虫,但它无法杀死盲蝽等其他害虫,导致盲蝽侵害棉田。当年转基因棉花种植户杀虫剂用量上升,投入成本比普通棉花种植户高了3倍,而他们的收入却低了8%。到第七年,转基因棉花种植户所使用的杀虫剂,已明显高于普通棉花种植户,加上转基因棉花种子成本也较高,使棉花种植户的收入大幅下降。

  康奈尔大学教授、这一研究的美方负责人平斯特拉普·安德逊说,早先科学家曾认为Bt转基因棉花可能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棉铃虫产生抗药性,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无法对付的“次生害虫”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他认为,只有尽快开发出抑制其他害虫的方法,才能让Bt转基因棉花产生明显的效益。(来源:《瞭望》 2010年第6期)

 2.转基因植物真的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吗?

  2004年10月,美国生物技术信息网(BioTech InfoNet)报告,题为《美国遗传工程作物及其农药使用:第一个九年》(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and Pesticid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rst Nine Years)。( http://www.biotech-info.net/Full_version_first_nine.pdf)。主要结论:“‘转基因植物减少农药的使用’这个说法没有根据”(Pesticide Reduction Claims are Unfounded)。它提供的具体数据:三大转基因作物,玉米、大豆、棉花,在1996-1998三年间,减少了农药使用量2060万磅,但是从1999到2004年六年间,这些植物的农药用量却增加了1亿4千3百万磅。也就是说,九年之间,转基因作物的农药用量净增1亿2千2百万磅。(来源:美国生物技术信息网报告 P39 2004年10月)

 4 跨国公司及中国科学家利益集团

  转基因革命的幕后推手

【核心提示】据恩道尔《粮食危机》一书介绍,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旗下的研究机构,孟山都公司、陶氏化学、杜邦等农业化学巨头和美国政府是发动“转基因革命”的幕后推手。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控制世界粮食生产,最终控制世界。

洛克菲勒基金会

1.控制世界粮食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是洛克菲勒家族一手栽培起来的得意门生,截至1973年,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由他完全掌控着。

  ——基辛格在嘉吉公司和其他粮食贸易集团的支持下开始了他的侵略性粮食外交政策,他把这种政策称为“粮食武器”。

2.发动转基因革命

  ——在发动转基因粮食作物“基因革命”以及这场“革命”向全世界扩散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充当了主要推手,这一点毋庸置疑。政府与孟山都、陶氏化学、杜邦等农业化学巨头一唱一和,就好像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融为了一体。

  ——在整个绿色革命的进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与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中央情报局在对外政策目标方面通力协作,携手并进。

  ——在整个基因革命的演进过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都处于核心地位。从绿色革命到基因革命,这个基金会在制定改变人类饮食方式的战略和手段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甚至能让全世界断粮。

 3.控制世界人口

  ——1974年,美国政府的少数要员收到了《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这份报告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由基辛格起草完成,其主旨是实施“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大幅度降低世界人口数量。

  ——到基辛格受命起草《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文件的时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研究所与研究中心网络已经逐渐为控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研究与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精心培养转基因科学家

  ——约翰三世的农业发展理事会还为经过精心挑选的几所亚洲大学聘请了美国大学的部分教授来培训新一代的科学家。最好的科学家会被选送到美国攻读农业科学的博士学位。从跨出美国大学校门之日起,这些科学家就会遵循洛克菲勒的农业发展观而卖命工作。这个精心构建的网络将在日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全球传播转基因农作物应用的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与福特基金会的慷慨资助,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就能够做到将第三世界的农业科学家和农学家送到美国去“学习掌握”现代商业化农业生产的理念,并将其带回他们的祖国。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为在自己的祖国推广美国的商业化农业建立了一个非常珍贵的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而且这些活动都是以发展科学和高效的自由市场农业为名开展的。

  下面介绍一下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或资助的主要研究机构。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

  世界最大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联盟———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战略联合体,由国家、国际及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为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提供经费,与各国农业研究系统、民间机构、私人部门有合作关系。自1984年中国加入CGIAR以来,在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CGIAR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在农业发展政策、种质资源交换、新品种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CGIAR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合作领域的重要伙伴。国际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IRRI)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一个下属机构。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创办,并得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赞助。

  中国水稻研究所(CNRRI)

  中国水稻研究所是由国务院于1981年批准在杭州建立,由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投资的受农业部和浙江省双重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管理的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水稻研究所。“九五”期间,合作伙伴由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美国洛氏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机构)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科研单位,逐步扩展到欧盟、东南亚以及国际性大公司。(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网站)

孟山都公司

  孟山都公司就世界上第一号转基因公司,总部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它是转基因种子的主要供应商和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孟山都称其为农达系列除草剂)的世界最大生产商。

  ——孟山都创立于1901年,最初生产硫酸等工业化学品。它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多氯联苯(PCBs),并向其他企业发放生产这种产品的许可证。后来证明,这种东西会造成严重的大脑损害、生育缺陷和癌症。

  ——孟山都曾参与高毒性二英的生产,并生产一种基于二英的致命毒剂——橘剂,这种毒剂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正如一个专业报告所指出的:“从1962年到1970年,美国军队在越南喷洒了7200万升除草剂,其中大部分是橘剂。超过100万越南人暴露在喷洒之下,另外还有超过10万美国和盟国士兵。”

  ——2007年初,英国调查人员披露的英国政府内部备忘录和证据显示,孟山都公司曾向威尔士南部一个未划定隔离线、会渗漏的采石场倾倒约67种化学药品,包括橘剂派生物、二英和只有孟山都才能生产的多氯联苯,这个采石场没有取得接纳化学废料的许可,造成30年后地下水和大气的污染。

  (恩道尔:《粮食危机》)

  中国转基因研究的关键性人物

  中国转基因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等研究机构为主,以张启发、范云六、陈章良、贾士荣、黄季焜等科学家为代表。这些机构和科学家们都与洛克菲勒财团有联系。下面介绍几个代表。

  张启发

  2009年11月27日,在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后,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其中两种转基因水稻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科研人员培育而成,是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

  “张启发,男,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其后于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兼任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网站)

 1.中美国院士

  2007年5月1日,张启发院士又荣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启发教授还担任美国Rockefeller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从事农业教学科研工作26年来,主持承担了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项目等二十余项重大(点)研究项目。(来源:新华社及《科技日报》报道资料)

  “1988年夏天,……这项国家863高科技生物课题、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课题‘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分子标记鉴定和定位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1990年张启发参加了用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角逐。这一研究课题很快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1992年被列入美国洛氏基金国际水稻生物技术计划重大项目。”(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年01期作者:鲁大安 张春强)

  2.被打造出来的院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将张启发等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送往世界科技前沿深造,张启发归国之时,当时的校长孙济中教授就认定这个小伙子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科学研究方法,是华农的未来。

  “一穷二白。缺水,建水塔;没电,买发电机。总而言之,砸锅卖铁,举全校之力为张启发搭建科研平台。专门为张启发组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跨学科抽调一批崭露头角的学者给他充当助手,并专门开办7年制本硕连读的生物技术班,培养后备科研队伍。

  “校方甚至专门为张启发配备了一位实验室总管——他过去的老师、曾经当过科技副县长的章荣德,因为老章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在张启发的周围,孙济中不止一个,章荣德也不止一个,他们共同造就了张启发。”(来源:《湖北日报》 2004年4月14日)

  其实准确地说,张院士不仅是华中农大打造出来的院士,更是世界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基金会打造出来的。更进一步说,张院士更可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推行转基因革命的急先锋。

3.变身转基因科学家

  2000年10月,张启发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发表了一篇论文,最终成为‘转基因科学家’的领队。

  Jumin Tu, Guoan Zhang, Karabi Datta, Caiguo Xu, Yuqing He, Qifa Zhang, Gurdev Singh Khush & Swapan Kumar Datta. (2000). Field performance of transgenic elite commercial hybrid rice expressing Bacillus thuringiensis -endotoxin. Nature Biotechnology 18, 1101-1104.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报告Bt转基因的水稻恢复系明恢63及其杂交后代汕优63在田间既抗虫、又增产。虽然这项研究所使用的转基因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范云六,水稻材料明恢63和汕优63是谢华安培育出来的,并且田间实验是在武汉进行的,但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却是国际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的Swapan Kumar Datta。

  4.涉及多项国外专利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张启发研究的转基因抗虫水稻Bt63涉及多项国外专利。

  “转基因抗虫水稻Bt63在研发过程中,至少涉及到11 项国外专利。这些专利包括了技术(如合成植物基因和准备方法(EP0413019)等)与基因(如合成杀虫晶状蛋白质基因(US5380831)等)。

  “这些专利都在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与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注册。专利持有人包括孟山都(Monsanto,美国),拜耳作物科学(Byer Cropscience,德国) 和先正达(Syngenta,瑞士)等国外生物科技公司与科研机构。(来源:绿色和平,2008年4月,国外专利陷阱中的“中国”转基因水稻)

5.秘密会议:转基因水稻的首次亮剑

  2004年9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咨询组(成员包括张启发)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提出“在继续扩大抗虫棉种植的同时,重点推进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年第五期)

  2004年11月底,国家农业部召开的一个讨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会议,12月1日会议结束,但是官方没有公布会议内容。2004年12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文章《转基因稻米:13亿人主粮后的利益悬疑》,披露了会议的内容,并指责这些转基因科学家有谋取私利之嫌。

  “张启发是转基因科学家,这次北京会议,就讨论了他的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来源:《南方周末》2004年12月9日)

 6.湖北非法种植Bt转基因水稻事件

  2005年4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非法转基因水稻污染中国大米》。该报告说:绿色和平于2005 年2 月到2005 年4 月期间,分别四次到湖北省进行实地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湖北多个地方的种子市场、农技站和种子站已经在非法售卖还没有通过安全审批的Bt抗虫转基因水稻;Bt 基因的抗虫转基因大米已经污染了湖北的大米市场,并很可能销售到湖北以外的市场,污染大米、米制品和加工食品;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农民一般不知道这是转基因品种,只知道是抗虫的;我们综合估计湖北去年最少有950-1200 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

  绿色和平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得出结论:“非法销售的转基因水稻可能就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转Bt 基因抗虫稻,而且我们有理由认为华中农业大学可能就是污染源头。”(来源:绿色和平组织)

  这就是著名的湖北Bt转基因水稻事件。

  “一位专家对记者说,搞转基因研究的专家很多人并不缺钱,但是他们希望能够早点将自己的成果推广,按照现有的程序,很可能很长时间都批不下来。‘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一些种子,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既成事实,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这些转基因的种子作为普通的杂交稻种到地方上进行申请,按国家规定只有转基因的种子才必须由国家批准,这样难度也就减少了。’”(来源:《凤凰周刊》2005年15期 总184期)

  湖北省农业厅最终在2005年8月发表声明,宣布对三家种子公司进行处罚,并彻底铲除田间的转基因水稻。2006年1月,向全省发布通知,禁止销售未经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作物种子。(来源:南方日报 2005年08月11日)

 陈章良

  男,汉族,1961年2月生,福建福清人,无党派,1982年7月参加工作,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学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现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1.效力孟山都公司

  2002年“11月9日,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美国中心,陈章良校长从华盛顿大学校长Mark Wrightom手中接过‘华盛顿大学杰出校友奖’证书。他是华盛顿大学建校以来首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留学生。他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Roger Beachy教授,同时参加了第一批的转基因植物研制。”(来源:中国农大新闻网)

  Roger Beachy教授是美国国际热带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ILTAB)创始人、主任,曾与孟山都公司合作开发抗草甘磷的作物。ILTAB得到了美国几个联邦机构、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法国的一个公共研究机构(ORSTOM)的资助,它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物技术。ILTAB本来位于加州,后来迁往孟山都公司总部外面的圣路易斯唐纳德丹佛植物科学中心(donald danforth plant science center)。该中心由孟山都公司耗资超8000万美元而建。(http://www.grain.org/briefings/?id=140)

  大概是因为其导师的这种背景,陈章良才有机会得到孟山都公司的青睐。

  据报道“l985年1月欧洲分子生物学学报发表了24岁的陈章良的第一篇论文,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大豆蛋白基因成功地转移到矮牵牛(茄科植物)上,并使大豆蛋白基因在矮牵牛种子里得到表达。……当陈章良取得这项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华盛顿大学孟山都公司立即把作为一般学生的陈章良吸收进公司给予专家学者的待遇——专门给他一套精密仪器设备,从事基因工程的研究。这对于陈章良来说,正如虎添翼,到公司不久便在去年6月成功地把抗花叶病病毒基因,转移到烟草、番茄等作物上去,解决了世界上长期不能解决的防治植物花叶病的难题。嗣后,他又把一种能使昆虫致死而对人体有利的蛋白基因转移到蔬菜上去,使蔬菜生长期不用农药喷杀就能达到防虫害的满意效果。这些科研成果都有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给孟山都公司获得了巨额的专利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院校报》 56期 1987年10月20日)

2.支持转基因,继续与孟山都合作

  果然,后来陈章良成为中国最早公开支持转基因植物推广的科学家。

  2000年8月21日,陈章良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转基因作物并不可怕》。

  2001年2月16日,“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陈章良作了题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的演讲,力挺转基因食品。(《中国青年报》 2001年2月19日)

  2008年01月10日,孟山都全球副总裁Jerry Steiner受陈章良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演讲:生物技术—未来全球经济新引擎。(来源:中国农大新闻网)

3.领军广西农业经济,又见孟山都

  2007年2月,陈章良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2008年4月10日,《小康》杂志专门做了一个报道,其中说:

  “1991年,陈章良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国际基因工程大会。

  “同年的美国洛克菲勒国际会议和国际第三届植物生物学大会上,陈章良又分别公布了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新成果。

  “无论怎样,如今的陈章良已经意气风发地领军于广西农业经济的战略方阵。”(来源:2008年4月10日,《小康》杂志)

  2008年6月25日,陈章良在南宁会见了全球第一大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副总裁麦克凡一行。陈章良说,广西与孟山都的合作已经有7年多,孟山都公司在广西推广的“迪卡007”玉米新品种,填补了广西高产优质、抗旱耐瘠玉米品种的空白。目前,迪卡007在广西的推广面积已近600万亩。广西希望能够跟孟山都公司有更深的合作。(来源:南宁日报 2008年6月26日)

  另据广西科技成果网2008年3月14日的科技成果登记,科技项目“抗旱耐瘠玉米新品种迪卡007的引进与产业化开发”取得重要成果,按照“总公司+区域分公司+经销商+农户”模式,六年累计推广应用迪卡007玉米 1026万亩,完成计划的513%。

黄季焜

  现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获菲律宾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政策,资源和环境经济政策,价格与市场,食物安全和反贫困政策,国际贸易等研究。(来源:中科院农研中心网站)

  我们首先注意到黄季焜是学经济学的,而且是从事农业科技和食品安全政策研究的,地位重要。

  “1990年获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回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同年去斯坦福大学做合作研究。1994-1995年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0年以来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数个国际组织的顾问和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兼职研究员、教授。”(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2004年这一年,黄季焜没少为转基因商业化冲锋陷阵。

  据报道,2004年“6月9日晚7时,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区新报告厅举办了新一期的名家论坛。中科院创新基地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黄季焜,围绕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政策及其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等方面为在场的师生做了一场详实而又精彩的报告。”(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黄季焜: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符合国家利益” 2004年7月6日)

  2004年11月,黄季焜接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记者采访,认为“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符合国家利益。推迟产业化的政策成本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浙江转基因稻米产业化发展是推动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重要进程。”(来源:《今日早报》 2004年11月25日)

  几天之后,农业部即将召开会议讨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问题。确实,曙光就在一步之外。

  可惜后来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被搁置。黄季焜也被绿色和平组织揭露鼓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涉及私利。

  据南方周末报道:“大力呼吁转基因水稻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其夫人是转基因科学家贾士荣所在的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又同时在贾士荣任董事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任职。……贾士荣则是多种身份的人,他是转基因科学家,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又是创世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董事,有商业利益。而现在,他向自己置身其中的安委会申请转基因稻米的商业化生产。”(来源:《南方周末》 2004-12-09 )

5 中国转基因水稻的专利陷阱

【核心提示】中国目前正在申请商业化的8种转基因水稻,没有一种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而且上述8个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了28个国际的专利技术。

  郎咸平:绿色和平组织有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题目很有意思,叫做《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当然了,就是孟山都等等,中国目前正在申请商业化的8种转基因水稻,没有一种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而且上述8个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了28个国际的专利技术,是谁的呢?是孟山都的,德国拜耳的跟美国杜邦的,它们是真正掌控了水稻的核心技术,因此我们这些个所谓的科学专家,我可以告诉你,他们连最基本的核心技术都不掌控,都是孟山都它们掌控的。

  李银:而且我个人有个观点,我觉得专家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孟山都他们那个做法背后的目的。我举个例子,孟山都跟湖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包括先正达、拜耳、杜邦,他们都纷纷跟中国的科研机构合作,这个过程就有陷阱在产生,为什么,它的试验的品种,植株是孟山都他们提供的,比如第一代转PEPC基因的水稻,是美国大学研究出来的,第二代的转基因水稻Xa21,这个型号是美国的实验室出来的,它们都会受到一个叫做《材料转移协议》的保护,这个协议看起来好像不是专利申请的那种保护,但是你要知道,中国的研究机构跟他们签这个协议的时候是必须要签的,这表示什么呢?这个科研材料在科研的时候可以无偿使用,一旦商业化,它必须再跟孟山都等提供植株的公司再谈判,谈判的过程中要保证提供方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掩埋的陷阱在里面。

  郎咸平:我想给观众朋友们在图上解释一下,我们是如何受制于人的,这个就是整个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流程,是孟山都等公司规定好的流程,你一定要按照这个流程走,因此从细胞染色体开始,一直到完成为止,要经过这么多流程。我要告诉观众一件事,第一,走到这儿孟山都等等掌控22项专利,走到这儿,孟山都等等掌控7项专利,这儿6项专利,这儿呢15项专利,在基本元件这块还有9项专利,也就是说当你做完水稻研发整个流程完成之后,要附22项的钱、7项的钱、6项的钱、15项的钱,还有9项基本元件的钱,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如果中国人都开始吃转基因稻米以后,我们买米的钱有一大部分将要付到这些专利里面。(来源: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

 6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1.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007年,西班牙科学家J. L. Domingo在一篇综述中写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信息,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全部通过了各国主管部门的危险性评估。这些评估没有表明这些产品对人类健康有任何危险。尽管如此说得如此明确,但在过去七年间发表在国际科学刊物上的综述文章没有发现,或者只发现极少数量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动物的毒理学/健康威胁进行研究的参考文献。本文回顾了Medline数据库中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潜在毒性的科学信息。……参考文献数量之有限,令人吃惊。并且,绝大多数发表的研究结果都不是制造这些转基因产品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出的。本综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证明转基因植物/食品在毒理学方面安全的科学证据何在? (Domingo JL.Toxicity studi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07;47(8):721-33. )

  即时至今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由于试验数据的缺乏,仍旧悬而未决。

2.转基因会吃进肚子会被消化降解吗?

  核酸营养品中的DNA是裸露的、比较单纯的核酸分子,它们在人的消化系统中确实是很快被消化、降解。而转基因食品中的DNA,是被包裹在植物组织中、在细胞壁内、并且被染色质紧紧地包裹着,它们在人的消化系统中可以存在很长的时间。这一点,已经被科学试验充分地证明了。[见:1、Martín-Orúe SM, O’Donnell AG, Ariño J, Netherwood T, Gilbert HJ, Mathers JC. Degradation of transgenic DNA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and maize in human intestinal simulations. Br J Nutr. 2002 Jun;87(6):533-42. 2、Wilcks A, van Hoek AH, Joosten RG, Jacobsen BB, Aarts HJ. Persistence of DNA studied in different ex vivo and in vivo rat models simulating the human gut situation. Food Chem Toxicol. 2004 Mar;42(3):493-502. ] 还有研究表明,饲料中的DNA,甚至能够进入牲畜的肉体之内,甚至血液之中。[见:Deaville ER, Maddison BC.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and endogenous plant DNA fragments in the blood, tissues, and digesta of broilers. J Agric Food Chem. 2005 Dec 28;53(26):10268-75.]

  另外,在人、畜的肠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与食物中的转基因直接接触,转基因分子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这些微生物的细胞之中。这种可能性也已经被科学试验所证实。[见:Netherwood T, Martín-Orúe SM, O’Donnell AG, Gockling S, Graham J, Mathers JC, Gilbert HJ. Assessing the survival of transgenic plant DNA in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at Biotechnol. 2004 Feb;22(2):204-9.] 由於细菌没有细胞核,并且其基因组没有染色质包被,所以转基因与肠胃微生物基因组发生重组的可能性比人类基因组要大得多。[见:Baur B, Hanselmann K, Schlimme W, Jenni B.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freshwater: Escherichia coli is able to develop natural competence.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6 Oct;62(10):3673-8.] 假如这种重组确实发生(目前尚未证实),则转基因就能够在人体内长期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与人类的基因组发生重组。

 3.几个实验数据

  2005年,世界最大的转基因植物公司——孟山督公司——的科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不得不承认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转基因在自然界中迁移的可能性根本无法绝对排除”(Gene transfer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remains so infrequent as to be theoretical. While the limits of science are such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transfer can never be absolutely excluded),[见:Goldstein DA, Tinland B, Gilbertson LA, Staub JM, Bannon GA, Goodman RE, McCoy RL, Silvanovich A. Human safet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 review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markers and future transformation selection technologies. J Appl Microbiol. 2005;99(1):7-23.]

  2006年,巴西科学家在一篇论文中报告说:在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中,已经发现了三种抵抗草甘膦的杂草(Three weed species have evolved resistance to glyphosate in GRCs);抗草甘膦的转基因确实转移到了非转基因的canola中(Glyphosate resistance transgenes have been found in fields of canola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non-transgenic);当抗草甘膦基因与其他转基因(如抗虫基因)联手进入野生植物中之后,自然生态系统将会受到影响[Glyphosate resistance transgenes themselves are highly unlikely to be a risk in wild plant populations, but when linked to transgenes that may impart fitness benefits outside of agriculture (e.g., insect resistance), natural ecosystems could be affected.][见:Cerdeira AL, Duke SO.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glyphosate-resistant crops: a review. J Environ Qual. 2006 Aug 9;35(5):1633-58.]

 4.世界各国转基因安全事件

  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 Losey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1997-1998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1998年,欧盟国家通过法律,把转基因农产品作业严格限制在实验室环境或封闭区域之内。

  2004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踢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

  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意大利的科学家在2008年做了一个长期实验。他们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喂养雌性小鼠长达24个月,结果发现食用GM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脏出现异常。

  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7 张启发的BT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是否有毒?

  此附件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博士的文章整理。

  王月丹简介:男,1972年生,副教授,医学博士。曾在法国Montpellier大学医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医学部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病原与免疫综合实验室主任。讲授《医学免疫学》课程并负责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科研方向主要为血液系统肿瘤及其免疫治疗,抗感染免疫和免疫信息学与抗原肽疫苗的研制等。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研究1项,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计划”的获得者。从1996年以来,共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12篇,并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2项。

 1.BT蛋白对人体有毒已是权威结论

  苏云金芽孢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简称BT或Bt。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Berliner)从德国苏云金省这个地方的一家面粉厂里的地中海粉螟上又重新分离到一种有很强杀虫力的细菌,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胞杆菌。从20世纪20年代起,Bt就得到大规模生产并被用来防治欧洲玉米螟,但直到1950年,人们才了解Bt杀虫活性完全由它在芽孢形成时产生的晶体蛋白即BT毒蛋白所决定。

  有人做了个实验,“对18名志愿者每人每天吞服30亿活芽孢,连服5天,4-5周后检查,一切化验结果正常,无毒性反应。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亦末见异常。”(“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螨制剂” 来源: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网站 2008-2-2)

  实际上,我国有关的食品管理部门早就知道苏云金牙孢杆菌对人体是有毒害的。国家官方杂志《食品科学》,早在2007年28卷第3期的357页就已经撰文,揭示出苏云金杆菌其实与人体的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菌,而后者被认为是可以引起致命性呕吐和肠胃炎的病原体,其产生的热稳定性毒素可以在30分钟内引起人体发生呕吐,并曾经导致一名17岁的瑞士男孩由于呕吐引起的肝衰竭和横纹肌溶解而死亡。目前的研究发现,以前的所谓蜡样芽孢杆菌中70%是苏云金杆菌,而且目前商业用的苏云金杆菌菌株(我们的农药菌株)含有呕吐毒素和肠毒素基因。所以,目前我国的很多农产品和畜牧产品都受到了这种农药菌的污染,有些人甚至说被污染的牛奶是特意添加了苏云金杆菌益生菌的,很多人因此腹泻,但都被归结为了乳糖不耐受症等疾病,从而掩盖了BT致病的事实。(来源:国家权威杂志《食品科学》 2007年28卷第3期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污染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2.BT毒蛋白和三聚氰胺毒蛋白

  “作为转基因稻米的培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改良实验室)完全肯定转基因稻米的安全性。改良实验室在给本刊记者的回复中介绍道,‘我校转基因水稻品系使用的是专一高效杀虫Bt蛋白。目前发现,只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肠壁上有这种蛋白质的结合位点,因而该蛋白能选择性地杀死该类害虫。而人类肠道上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人类认识Bt蛋白的来源生物苏云金芽杆菌已有100余年,安全使用Bt蛋白作生物杀虫剂有70多年,大规模种植和应用Bt作物已超过10年,目前没有过敏性反应的报告’,‘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生存能力竞争、基因漂移等方面,该品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安全的’。回复称,有人担心长期食用转基因稻米的安全性,‘小鼠灌胃实验’的结论可供参考讨论:该实验按照大鼠体重,每千克用5克抗虫BT蛋白每天两次灌食。8天后,各组动物体重和脏器重量无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华恢1号’稻米中抗虫蛋白含量≤2.5微克/克,要达到5克/千克(抗虫蛋白与体重的比率)的接受试验的剂量,体重60公斤的人需要吃120吨稻米。回复称,按照这个实验结果推理,如果按照每天吃500克稻米计算,一个成年人即使吃‘华恢1号’转基因稻米657年也应该是安全的。关于这样的安全论证方式,回复表示:‘这个推理可供大家讨论。’并向本刊记者介绍:‘近年来,我们的科研人员长时间试吃了两个品系的大米,口感良好,而且健康状况良好。我们也愿意重申,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后,我们科研人员的米缸里全是转基因水稻,到时候欢迎媒体监督!’”(《瞭望》新闻周刊 2月8日)

  只是用5g/kg的BT蛋白喂了8天大鼠,就认为安全,其实是很荒谬的。以三聚氰胺为例。

  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09月12日)

  如果据此认可BT蛋白安全,那么三聚氰胺也是安全的,可以掺在大米里吃了。如果按照每公斤奶粉添加不超过2.5mg的三聚氰胺,人类每天吃500克奶粉,一个成年人即使吃三鹿奶粉400年,也不应该中毒,那么我们还制裁和查处三聚氰胺奶粉干什么呢?!可是,后来发现:

  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然而,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 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09月12日)

  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从1945年到2007年,经过了整整52年,才证明了三聚氰胺的毒性。

  所以,我们如果不慎重,那么今天认可的BT蛋白,就可能是明天被后人唾骂的三聚氰胺了。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和子孙负责。所以,这个所谓改良实验室认可BT蛋白,不过就是认可了又一个三聚氰胺罢了。所以,认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必须要由专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来认可。

3.转BT毒素蛋白基因作物食品对免疫系统及其功能潜在影响的研究进展

  转BT基因的作物可以通过裂解昆虫的肠道上皮细胞而杀死昆虫。但是有研究表明,BT 蛋白不仅可以引起机体产生IgE和IgG等抗体应答和T细胞应答,具有引起超敏反应的潜在可能,而且还可能造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发育障碍或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这种对免疫系统及功能的潜在影响可能对某些人群或某些发育阶段的人群更加显著。所以,在评价转BT基因食品安全时,需要从免疫系统及其整体功能的角度进行评估,而不应仅关注其引起超敏反应的可能。(作者:初明 王月丹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8 转基因作物的经济代价

 1.中国转基因棉花失败案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于1996 年开始引进转基因棉花种植,目前已有10多年的种植历史,2007年中国种植转基因棉花面积达380万公顷,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的69%。但是目前,中国的转基因棉花种植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特别是2009年江苏省的棉花种植受病虫害影响损失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减产绝收。

  另据中国农业部发布的消息,2009年中国棉花的生产出现下滑,面积和产量减幅均超过10%。由此可见,转基因棉花可能是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之一。另外,转基因棉花的问题已经暴露,长期的安全性值得担忧,也将影响中国的棉花生产。

 2.美国转基因大豆减产案例

  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在2008年美国种植的大豆95%是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3060 万公顷,产量达8054万公吨(美国农业部,2009)。同样在2008年,美国的大豆产量由于产量阻碍造成的损失达400至800万公吨。

  由此造成的损失比美国平均每年出口欧盟(370万公吨)或墨西哥(360万公吨)的量还多,甚至可能超过两者之和。据估计,从2006年到2009年,美国的农民因种植转基因大豆而减产的量达3100万公吨。在最近的4年时间里,由于减产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110 亿美元(按农场价格9.65 美元/蒲式耳计算)。

 3.美国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问题严重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公司巨头孟山都开发的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被设计为具有抗草甘膦(一种除草剂)的特性,但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高温和干旱导致其除草剂抗性降低(Cerdeira & Duke2006)。孟山都与农民签订协议,在购买Roundup Ready的同时,也要购买孟山都公司出售的除草剂“农达”(Roundup,主要成分为草甘膦)。

  根据德州农民的投诉,在2004年和2005年,他们种植的转基因棉花由于草甘膦危害而损失惨重。此外德州农民还指控孟山都明知棉花会受到草甘膦的危坏,但却没有公开此事实。一个农民告诉路透社说“我们感觉孟山都一直都对我们说谎。”另一个人说,草甘膦的危害使得他种植的RoundupReady 转基因棉花的产量减少了近40%(Gillam,2006)。

 4.美国转基因水稻污染事件

  2006年8月,美国农业部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全球大米市场的震动。美国农业部称美国的水稻已经被一种由拜耳公司研发的未经商业化批准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污染。

  由此引发的大米市场经济损失事件层出不穷。整个美国大米行业的最大经济损失达7.41亿至12.9亿美元之多,其中包括对国外公司的赔偿费用和不确定的针对拜耳公司的法律事务费用。但是,对于造成此次污染的原因至今没有清楚的解释。

  5.加拿大转基因亚麻污染事件

  在2009年,从加拿大出口到欧洲和日本亚麻种子中检测到转基因污染,引发了市场的崩溃,造成了加拿大农民的巨大经济损失。欧洲的加工商和零售商同样也遭受了经济损失,很多国家的产品也被召回。

  2009年9月,从加拿大出口到德国的亚麻籽首次发现转基因污染,市场也迅速作出了反应。仅仅几天之后,萨斯喀彻温省的亚麻发展委员会主席的结论是“亚麻市场基本上已经崩溃”(Kuhlmann,2009)。在年底,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更多加拿大2009年收获的亚麻仍旧由于缺少买家而储存。(来源:绿色和平组织报告《转基因作物的经济代价》2010年2月25日)

 9 神秘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第一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是在原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担任主任。第一届安委会由58名专家组成,涉及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贸易等多个领域,负责安全评价评审、技术咨询及技术指导工作。安委会任期3年。

  “58人组成的负责发放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中,三分之二是转基因科学家,里面涉及的多人是正在申请专利和申请通过者,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员非常少,只有几个人。”(来源:《南方周末》 2004年12月09日)

  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网站有一个《关于成立第一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通知》(2002年5月21日),通知中附有第一届安委会成员名单,但此网页已经被删除,百度快照中仍可看见,附件无法下载。

  2005年6月22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安委会成立大会。农业部副部长、第二届安委会主任张宝文,以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和第二届安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第二届安委会成员有74名,增加了食用安全、环境安全、技术经济、农业推广和相关法规管理方面的专家。

  第二届安委会的名单在网上搜索不到,只能在专家的简历和相关报道中零星找到。

  根据农业部网站《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立暨2009年第三次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审会议》,2009年12月4-6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安委会成立大会。这个通知本来有附件(百度快照中有“附件”2字),现网页上已经没有显示,但查看源文件中仍可看到。

  百度搜索《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09]6号),没有相关结果。第三届安委会成员究竟有哪些人?在网上搜索,只找到一些零星报道:

  “朱水芳所长和林祥梅副所长当选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组图:黄大昉、杨晓光、彭于发做客人民网科技”

  ……

  从报道中我们得知,第三届安委会成员有60名。

  农业部的网站搜索下载到一个文件“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下载地址:http://www.agri.gov.cn/xxgkgzdt/P020080429670927134518.doc),打开文件标题上写着附件2,显然是作为某个文件的附件发的,文件最终修改日期为:2009年8月25日, 18:07:23。此名单刚好与网上所传的41人名单完全一样。根据由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主办的中国生物安全网的报道,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成立于2004年11月30日,其编号为SAC/TC276。段武德任主任委员,方向东、施宗伟、彭于发、杨汉春、严卫星任副主任委员,李宁任秘书长,汪其怀任副秘书长,秘书处设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这个报道中还附有标委会名单供下载,这个名单与农业部网站的标委会名单完全一致。

  标委会成员是否自动为安委会成员?从网上的报道看,我们只能知道有部分标委会成员也是安委会成员,如彭于发、杨汉春、朱水芳、李宁(中国农大)等。

  综合网上的报道,目前可以确定为第三届安委会成员的有:黄大昉、彭于发、杨晓光、李宁(中国农大)、杨汉春、黄昆仑、朱水芳、林祥梅、王硕、刘勇、于嘉林、赖锦盛、蒋思文。

  罗云波为第一届安委会委员。李聪、吴孔明、贾士荣为第二届安委会委员,不能确定是否连任。

  据人民网科技频道报道,2009年12月25日12:30生物技术专家黄大昉、杨晓光、彭于发做客人民网科技访谈,解读转基因安全证书。这三名安委会委员可以算是第三届安委会的代表,出来跟公众对话。但是整个安委会的名单至今没有公布,相关网页删除的删除、修改的修改,相关附件不提供或者删除,这个安委会可够神秘的。为什么几届安委会的名单都没有公布过?

10 农业部颁布的转基因安全评价存在漏洞

  农业部颁发的自2002年3月20日起施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九条中说:

  “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安全等级Ⅰ:尚不存在危险;

  安全等级Ⅱ:具有低度危险;

  安全等级Ⅲ:具有中度危险;

  安全等级Ⅳ:具有高度危险。”

  最高安全等级“安全等级Ⅰ”是如何确定的?第十一条中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Ⅰ:

  1、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未曾发生过不利影响;

  2、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极小;

  3、用于特殊研究的短存活期受体生物,实验结束后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注意这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这就是说,只要符合1、2、3任何一项即可确定为最高安全级别“安全等级Ⅰ”!

  只要符合“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未曾发生过不利影响”,即使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不极小、实验结束后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不极小,就可确定最高安全级别“安全等级Ⅰ”!

  只要符合“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极小”,即使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曾发生过不利影响、实验结束后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不极小,就可确定最高安全级别“安全等级Ⅰ”!

  只要符合“实验结束后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极小”,即使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曾发生过不利影响、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不极小,就可确定最高安全级别“安全等级Ⅰ”!

  确定最高安全级别只要符合1、2、3任何一项!而不确定为最高安全级别却必须同时不符合1、2、3三项!(来源:人民网 作者:九成)

相关链接:综述:转基因主粮问题的真相与危机(补充)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