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机站的启示
进入90年代以后,以“农民、农业、农村”为主题的“三农问题”凸现出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我国的三农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按照现在学界公认的说法,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再发达的城市经济也只是漂浮在小农经济汪洋大海上的一小块绿洲,大海风浪一起,绿洲也会随之倾覆。
现在我国农业的总体特征是小规模兼业农业,这种农业本身不可能创造很高的收入。这种生产状况造成了农民的普遍贫困,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部分土地闲置撂荒,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土地主要是起社会保障的作用,保证每个农民都有饭可吃。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呈现下降的趋势,企图通过农业增产来促进农民提高收入的做法已经宣告失败。此外,小规模兼业农业尽管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成本却相对高昂,这也给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相应的农业科学建设带来困难。
我们来看看南街村的农业生产。根据王班长的2004年的汇报材料,南街村现有可耕地面积1000亩,村民3100口人,人均耕地面积3分。1981年南街村响应政策分田到户,南街村的农业产量不升反降。村党委决定村民在自愿原则下把土地重新交由集体耕种,三年时间里,集体陆陆续续接收了全部土地,统一管理,保证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可能。我们走访了位于村东郊的南街村农机站,在那里了解到南街村现在的农业生产情况。
正对农机站大门是一行铁制大标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院内存放着几十台体积庞大的农用机械,有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农药机,推土机,大小卡车等,大数是十多年前从俄罗斯引进的适于大面积作业的农用机械。农机站的工作人员有三十多人,其中农机手只有十几个。正是农闲时,这些农机手按时上班,保养农机,有专门人员联系村外的业务,他们可以出去工作创造利润。农忙时,农机站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下地抢收,时间紧迫时,工厂里的做工的村民也会出来帮忙。这几十个人维持着1000亩地的耕作和几十台农业机械的运转。农作物收上来以后晒干直接送到村里的面粉厂,一部分出售,一部分作为原料。保证了面粉厂,方便面厂,拉面湿面等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
我们在田间也看到了啤酒花,花椒等经济作物,这些作为啤酒厂,调味料厂的原料而广泛种植。本地优质原料的充分供应,保证了南街村食品工业的原料和价格优势。农业生产与产品深加工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就避免了增产与增收的矛盾。
我们了解到,南街村单是农业收益就有约100万元/年,其中小麦占40%,玉米大豆占40%,机械租赁占20%,全部农业收益归集体所有。另外在南街村东郊还有温室农业,培育反季节蔬菜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玻璃温室可以调控温度,保证了生产原料的四季供应。在玻璃温室旁边就是观光植物园,里面是作为观赏的热带植物。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延续了人民公社的部分特点,土地所有权、土地收益权都归集体所有,专门机构、少数人、大规模集中耕作。工业与农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补,农用资金充裕。这优于西方的私人农场,农场主享受国家补贴后才敢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利益链条拉的很长,且易被少数资本家控制,出现农产品价格被少数人人为操纵的状况。更优于当前问题百出的小农经济,小岗村前任党委书记沈浩在参观完南街村后写下“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而当前正在试行的土地流转,鼓励个人大规模承包土地,一定程度上承袭了西方的私人农场的缺点,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原则,出现大规模的失地农民,实施的阻力很大。南街村的农业生产模式既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普及和灌溉设施的修建(南街村基本普及了喷灌技术),又突破了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业劳动力专业素养较低的瓶颈。农业生产顺利的从粗放经营和劳动力密集型转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农业生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启发。
二、人本位的新风尚
作为南街村民,每户都有分配的住房。进入房内,装修整洁,设备齐全。中央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煤气管道,热水管家具等都是村集体免费提供的。水电费也不用交,但都安装了电表水表,村民说他们经常还会比谁家用的最少。每人每月分发30斤面粉、60元物资券(可以到村超市购买实物)。每人每年20斤大米,过年时每人分发约300元的年货(或购物券)。
生活都有集体保障以后,村民们不以钱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南街村的福利发放时有指标的。他们采用星级道德衡量指标,共有十项道德指标,十星最高,享有一切福利,星越少则福利越少。现在全村90%以上都是十星家庭,这使得幸福与否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与否紧密的联系起来。古往今来有志之士求之而不能得的“大同”,在南街村得到了初步的实施。
当下广泛存在的农民问题还有子女就学问题,农村医疗问题和农村养老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免了学费还有辅助资料费试卷费等等杂费。不收费的村办小学大多办不下去纷纷倒闭,把“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了一句空话。农民工子女在外地就学,不但不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所需费用比本地的孩子还要高。这无形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是造成现在农村普遍贫困的重要原因。南街村村民的孩子从幼儿园(省级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全国少有的村办高中)都是免费的。吃饭在家,基本没有给村民造成生活负担。考上大学的学生其上学费用由集体负担,每个月还根据大学所在地,即在省内每人300元/月、在省外每人400元/月的标准进行生活费补助。
在中国农村,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累垮了一个家庭的案例比比皆是。2004年,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就已经达到14.85万元①。普通农民对教育的投资耗用了生活的大部分收入,如果加上生病,养老……,普遍贫困也就在所难免了。南街村的做法成功的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教育事业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保障。
南街村的养老院叫康寿乐园,在村卫生院内,这样安排方便了医生护士照看老人。院子里环境整洁优雅,后院还有老人们自己种的菜。工作人员照顾周到,老人们鞋袜整洁,神态安详。养老院是免费入住的,另外集体给予老人老年补助,标准是70-80岁100元/月,81-90岁150元/月,90岁以上200元/月。南街村老人的儿女大都在本村工作,老人们大多还是在家里颐养天年,维系和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养老院主要接收本村楼层太高起居不便的老人和外村因女儿嫁入南街村而无人赡养的老人。这样就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完美的结合起来。
在我们身边不乏因为生病而陷入极度贫困的家庭,更有许多农村的老人小病不看变大病,大病治不起,只有等死。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农村合作医疗普及范围有限,更有许多农民因为需要对合作医疗程序缺乏了解,没有及时参保而放弃参加新农合。农民无力也无心去治疗要花很多钱的大病,农村医疗问题困难重重。
在南街村,村民来卫生院看病是全免费的。南街村结合新农村合作医疗,先把参保部分报销掉,剩下的需要自己支付的医药费由集体承担,分两步报销了村民的医疗费用。有些大病急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办理好转院手续,医药费仍然是集体承担。
事实告诉我们,南街村没有因为优厚的福利待遇而陷入经济困境,反而是人人热爱劳动,没有焦虑,对集体忠心耿耿,不谋私利。事实更告诉我们,我国不是没有能力保障国民的生存生活,而是没有能把资源合理分配。“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希望国家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予以重视。
南街村的村民没有个人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却可以这样安排。反观现在广大农村,大量农业劳动力由于没有受到妥善的安置而陷入贫困和混乱。南街村不但解决了本村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近万人外村务工人员,这得益于南街村26个村办企业。南街村的乡镇企业不是靠引进投资,而是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以后南街村没有放弃集体主义经济和毛泽东思想,从“泥蛋面蛋”起家到现在工业年产值十多亿元。②现在南街村又大力发展旅游业。南街村坚持毛泽东思想,坚持集体主义经济,取得重大发展成果,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中独树一帜,极具特色,每年吸引游客达30多万。南街村为此建设了大批配套设施,包括观光园,仿制的著名红色景观(比如说一比一仿制的遵义会议遗址),动物园,工艺品公司等。
为什么许多农村地区也有企业,也有旅游,人民生活却依然不见好转呢?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旅游以及企业都是私人承包经营的,富了少数原本就资金雄厚的人,普通农民要么失地搬迁要么做些低成本小生意,维持生计。而南街村的发展模式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群众发展模式,是集体主义模式,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创造的财富惠及全体村民。
在市场经济浪潮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又是如何实现经济形式的兼容呢?
外界最熟悉的莫过于南街村的“外圆内方”战略。③“外圆”保证市场利润,“内方”人民生活水平最重要的保障了。
南街村的工人工资水平随工种不同而高低不一,人均工资大概在1000元左右,这些收入基本可以被剩余下来,近些年还有人买了私家车。而村干部每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50元,寓意是干部要发扬吃亏的“二百五”精神,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干部们的工资透明,平时因公花费皆有据可查,既保证了干部个人的生活需要,又便于群众监督,防止“灰色收入”。村民们的福利待遇是在集体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合理分配,村民们切切实实体会到毛泽东思想带来的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生活的多元和惬意,道德的弘扬和丑恶的消退。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权钱交易,看不到老爷脾气,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干群关系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健康和谐的关系,没有曲意逢迎,没有尔虞我诈。在南街村靠近朝阳门的居民楼外墙上有如此标语,抄来与
人人为公天下太平
人人营私天下大乱
——孙中山
三、村建与村治
农业与农民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南街村就营造出一个真正幸福和谐的农村。南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自不必说,马路宽阔,住宅整齐,公园别致,小河依依;大街上整洁光亮,绿化带绿意盎然,两层的幸福长廊穿过村庄,玉兰灯路边竖立;地面上没有乱扔的垃圾,居民楼不装防盗门窗。晨起时,东方红广场上矗立着毛泽东的巨大雕像,播放着毛主席语录和红色歌曲。据说每个周五晚上南街村都有一场戏会,时间原因我们没有观看其演出。
村里有一个娱乐活动中心,室内有象棋桌,麻将桌,乒乓球台。年轻人老年人都会过来锻炼身体,娱乐休闲。在这里,在幸福长廊上,在装着健身器的公园里,在亭台下草坪边,我们都遇见了不少外村人。南街村的公共健身休闲娱乐设施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南街村并非封闭的小社区,而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融汇的开放社区,南街村的共同富裕也给周围的人民带来了相关方面的便利。共同富裕之下的南街村几十年间没有发生过一起犯罪事件,村民没有利益纠纷,干群没有激烈矛盾,可以用“大治”来形容。
南街村通过十星评选,红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人们地位的平等和分配的公平、人性化,使人们的觉悟提高;私心渐弱而公心大涨,社会人心荣辱分明。管子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现在不是有部分人富了吗?怎么那些人的素质还是让社会大失所望呢?是管子的这句名言错了吗?非也,管子是丞相,从他的角度提出的衣足仓实必定是全国人民的普遍状况,而不是个人的富裕与否。我认为我们普通人讲这句话是应该各加一个字,即“仓禀均实而知礼节,衣食均足而知荣辱”。反观现在社会,豪宅背后是建筑工人和农民工“蜗居”的窝棚,霓虹灯下掩盖着血腥争斗与道德的沦落,又怎能期冀社会道德弘扬,精神文明呢?
在我国,许多地方乡村治理失调,地方宗族势力,恶霸势力抬头,村民纠纷不断。专家学者官员们整天在报纸杂志上探索所谓的“村治模式”,甚至还有人吹捧“乡绅回归”这一历史倒退现象的出现。南街村的发展示人以明确道路:乡村治理首先是要解决贫困问题,而贫困问题就体现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创造不出更高的效益,不能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其次是解决干群矛盾问题,而干群矛盾多是由分配资源的权力被少数人据有所造成的;再次是要解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传统的宗族伦理关系和运动式生产方式被否定以后,我国乡村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康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文化体系,在市场经济唯利是图和西方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下,乡村和谐安静的精神家园遭到侵蚀和破坏。
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破除小农经济,打破这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其次是建立公权力的约束体制和监督体系,毛泽东著名的“窑洞对”就告诉我们:只有建立起人民监督的体制,才能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律;再次是在物质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南街村无疑是最佳的参考对象。
四、南街村的反思
如果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看,南街村无疑是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光辉典范。而从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标准来看,南街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南街村现在的发展对王宏斌的个人影响力有很大的依赖。南街村发展几十年来一直是王班长作为带头人,在很多关键时刻正是群众对他的信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以群众信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过程中南街村的制度建设不是很健全,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宏斌当年错误坚持的永动机项目。按照王班长的意思,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保障是人的道德,所以他在任期间提倡破私立公共,建立十星评选,为乡村的长治久安奠定道德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在私欲越来越膨胀的社会氛围里保证人民的大公无私显然是有困难的。南街村也意识到这一点,近些年来把国外奉若圭臬国内弃如筚缕的“鞍钢宪法”重新纳入到体制建设中去。
其次是企业转型期的效益问题。在方便面市场萎缩以后,南街村的效益一路下滑,濒临破产。2003年在村民积极自救、银行金融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南街村渡过了难关。近年来南街村在产品理念上不断突破,建立了非油炸的湿面生产线,调味料销路红火,新开发的暖啤正在扩展市场,收购了临颍县的药厂,开发了村里的温泉,加工制作畅销的红色文化工艺品和纪念品。虽然南街村企业在科技含量、产品理念和市场开拓上仍有所欠缺,但随着企业转型的进一步加深,效益正在稳步提升。
再次是村干部的监督问题,在市场化汹涌浪潮之下,南街村也不是孤岛。2003年暴毙的村主任王金忠清理案曾闹的沸沸扬扬,这就暴露出南街村在干部监督上做的不是很完善,过度依赖个人的道德水平,一旦出现道德滑坡的趋势,制度约束力明显不足。
最后是红色文化的创新和发扬的问题。新南街村人很大程度上对上一辈坚持的红色文化形式有所厌倦,比如说唱红歌,背老三篇,佩戴毛主席像章等。一方面反映了现在文化的多元和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红色文化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逐渐式微。南街村村委从来不强行推行这些东西,而是让这种精神在生活中深入人心。这固然是文化存在的真正意义,但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创新,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人们对这种文化的坚持和信仰。但南街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电视台给我们展示了魏巍创作的《南街村之歌》,是近年来一个不错的创新。
五、为什么南街村一直是“个案”
虽然南街村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我国日益凋敝的农村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但为什么不见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呢?那样中国的三农问题不就得到更大程度的解决了吗?
我们在南街村周围了解到这样一个模仿的案例。
北徐村是南街村的近邻,意欲克隆南街村模式发展经济。村委向上级要钱,修了巨大的毛主席像作为形象工程。北徐在造像过程中弄虚作假,没过多久毛主席举起的一只胳膊断掉了,又重新修补上去,看上去极为不协调。其后北徐村大力招商引资,办了大量私企。村民工资水平低,福利无着,利润大多被投资者席卷而去。
显然,北徐村是在不改变所有制,不改变分配模式的情况下模仿南街村。他们代表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见解,认为南街村的成功是纯粹的经济因素,怎么赚钱怎么来。他们的失败也证明了这种不了解实情的论断是错误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工农之间无法形成良性互补,干群关系也得不到改善,就算套上先进的生产力这驾马车也必然寸步难行。小农经济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当前共同富裕的需要,南街村模式的推广也必须伴随着一次生产关系调整。
六、结语
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在资源严重短缺的农村尤为明显。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在不断上涨,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见提高。伴随全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却是一批新贵族的异军突起,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对立与仇恨不断积累,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政府公信力下降,守法的公民遭遇打砸抢,无辜的孩子遭到戕害……
三农问题绝非仅仅是农村的问题,伴随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必然是一大批社会问题的化解与消弭。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南街村的成功有其历史偶然性,但也代表了农村发展的必然性,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上,希望大家能够多向这颗中原的红星汲取经验。
参考文献:
[1]徐湘林《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2004年
[2]谷亚光《共同富裕的典型:“外圆内方”南街村》;
[3]王宏斌《王宏斌2004年汇报材料》;
[4]大洋网《争议越大,对南街发展越有利——对话南街村“班长”王宏斌》
[5]CCTV-2节目《理想主义的日子—南街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2004年浙江省城调队住户处公布的数据,新华社2004年9月12日发。按照现在物价水平,教育成本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②“泥蛋面蛋”是对南街村最初兴办的砖厂和面粉厂的昵称。南街村历年工业产值:2000年14亿;2001年14亿;2002年13.5亿;2003年13亿;2004年12亿;2005年12亿。
③谷亚光《共同富裕的典型:“外圆内方”南街村》:“‘外圆’是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和国际通行惯例,在不违背大的原则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方式。‘内方’是指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与职工村民的民情民意、村规民约相接轨,要一尘不染地做南街人,所采取在政治上坚守社会主义阵地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