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只是一种乐趣,不再是谋生的手段”“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曾是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远景的描绘。尽管在有些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的空想,却在农村一些共同富裕示范村变成了现实。在这样的村庄里,不仅物质上富足精神也富有,基本上实现了“五没有”:即没有贫困人口、没有买不起房、没有看不起病、没有失学的孩子、没有养老问题更没有所谓的“三农”问题!
不难发现创造这种神奇的背后,其主体无一例外都是集体强村,且都拥有一个过硬的带头人,成为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关键。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会长:罗玉英(左六)。副会长:姚志军(右一)、陈涛、陈晓拴、傅平均、宁小五(右三)、范振喜(右五)杨秋生(左一)、范兴龙、牛扎根、田广良
树立和培养典型,是我们党领导农村工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这些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使我们党的先进性在农村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作为农村先进党组织的带头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实践者、先行者,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骨干,是当今中国农村最可依靠的政治力量。
前不久,作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强村优秀带头人的“俱乐部”——全国“村长”论坛第22届年会,在太行明珠河北省集体经济强村、武安市白沙村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河北省在内30多名村党组织书记、55个少数民族村官、大学生村官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代表约600人如约而至。
强村名村排序 力促共同富裕
全国“村长”论坛依托的是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据该促进会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个早在1984年,由中央书记处批准设立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村庄为基础组建,经民政部批准,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社团组织。其宗旨在于从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和经验交流。1997年曾首次召开全国村社发展经验交流会。自2000年起,该交流会更名为全国“村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论坛,并规定无特殊情况,每年以年会形式举办一次活动。
2005年4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根据有关农村工作部门的推荐,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研究,确认江苏华西村、山西大寨村、上海九星村、浙江滕头村、北京韩村河村、浙江花园村、河南南街村、云南福保村、江西进顺村、安徽小岗村等为中国十大名村。
作为为农村基层干部搭建的全国性村庄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全国“村长”论坛每年公布全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且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作为评定主要依据。仅以2016年全国300个名村影响力排行榜为例,主要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新理念为统领,从村庄发展指数、民生指数、管理指数、魅力指数、绿色指数和口碑指数的综合因子进行评价。而2022年则调整为村庄发展指数、共富指数、生态指数、融治指数、文明指数、口碑指数等6项指标。
其中,从新增“村庄共富指数”权重(总分数占比20%)一项含义来看,对共同富裕的重视可见一斑。
仅以2016年、2020年为例,我省先后有邢台市前南峪村、邢台市栾卸村、石家庄市槐底村、大河镇曲寨村、石家庄市南高营村、石家庄市铁屯村、石家庄市南孟村、藁城市岗上村;唐山市半壁店村、唐山市沙流河村、唐山市刘现庄村、保定市西高社区、邯郸市白沙村、邯郸市杜刘固村、邯郸市寿东村;承德市周台子村、秦皇岛市北戴河等17个村先后入选全国名村300强。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幸福村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河北省十大名村”承德市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
在我省所入选的村中最为稳定,且名次不断大幅前移入驻全国百强的当属白沙村(2016年163位;2020年86位;2022年27位)、宁晋县黄儿营西村(2020年50位;2022年36位)、周台子村(2016年173位;2020年79位;2022年46位)。此外,沙河市栾卸村、馆陶县寿东村、信都区前南峪村、永年县杜刘固村等闯入2020年度全国200强。
对此,曾任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全国党代会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市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对我省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评价似乎更有说服力:“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处在中等位置,与兄弟省市特别是江浙地区相比,无论是体量还是结构上,还是发展质量上,距离还相差不小。对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才是。”
看来要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发展壮大集体这道门坎。今年论坛确定的主题是围绕“壮大集体经济 建设和美乡村”,而实际上,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而共谋路径、共商大计,才是论坛主要议题,为全体与会人员所关注。
共富为道 产业为王
身为河北省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会代表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建广、陈春芳、宁小五、范振喜、侯二河、石炳启、郑志辉、孙喜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无论是靠哪种资源类型发展起家,还是依托哪种经营方式,包括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都把产业的选择放在优先和突出的位置来审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同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考虑哪种产品适销对路,并非于其它。这也是纵观全国300个集体经济强村身上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
靠资源和工业起家,完成集体原始积累。武安市白沙村是河北省内一个典型的靠工业化带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进案例。白沙村村办企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40多年集体经济的大旗屹立不倒。白沙村人在党委书记侯二河的带领下,借助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发展的良机,先后建起了石子厂、白灰厂、铁矿、选矿厂、焦化厂、洗煤厂、免烧砖厂、活性氧化钙厂等30多家村办企业。至2022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达25亿元,集体资产达18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4.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6万元。40多年,白沙村集体经济发展一路走来,实现了一个由穷山村到"住房城市化、就业全民化、生活福利化、环境生态化、教育医疗养老集体保障化"共同富裕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特色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森林乡村、全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儿营西村民乐广场:内设亭台、音乐喷泉、健身器材、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两侧为农村示范社区--福园社区
靠地域或产业聚集优势发力,把集体经济蛋糕做大。
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地处国内知名的电线电缆之乡贾家口镇,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集体尚处在负债62万元状态。2008年,宁小五担任村支部书记后,相继召开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企业家座谈会,确定了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共振共生、共长共享的特色产业。他通过动员企业投资、融资服务等多方筹资,累计投入3.6亿元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宁联创业辅导基地,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加速了行业的整合提升,80多家小作坊在这里孵化成规模企业;将村内大小13块、面积约74335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和集体商业门店高效利用起来统一租赁;以集体控股、村民入股形式共同创办了村办集体企业——黄儿营酒业公司,其产能大部分由村里上百家生产企业、在外销售公司“包销”,每年为集体创收600多万元;根据村流动人口5.5万余人的实际,采用引导企业注资、集体土地入股等方式,投资2.3亿元创办了明德学校,目前该校在校生6500多名,极大满足了本村及周边乡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每年还能增加集体收入1800多万元;投资2.8亿元创办了红色文化园,建成了由红色教育大道、村史馆、“状元”湖、百果园、“千亩”花海等组成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每年为集体创收2500多万元。15年来,宁晋县黄儿营西村从起初集体经济发展借助民营经济发展之“势”“蓄水养鱼”,成为年集体收入6000多万、人均纯收入10万多元税收超2个亿的强村。
全国人大代表郑志辉(左一)、范振喜(右二)、宁小五(左二)与河北省“千名好支书”获得者、宁晋县贾家口镇小刘村党总支书记李志虎参观村史馆
靠发展高效农业催生集体经济 普遍意义更强。在紧挨河北省集体经济强村宁晋县黄儿营西村的小刘村,2018年上任的总支书记李志虎,利用5年的光景把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提高到2022年586万。实现这一跨跃式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建立了由由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北赶超苗木种植有限公司、河北民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择了高投入、搞产出、高风险的羊肚菌产业种植,促成了村集体经济的腾飞。
无独有偶的是与小刘村一样,同时因注重产业发展引起省委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的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阳堡村,其集体经济划分9个产业:儿童游乐园、城市农夫耕种园、美食广场、菌菇大棚、智能温室、垂钓园、蛋鸡养殖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服装厂。从2019年至今,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61万元,同样令人惊叹。
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阳堡村
选准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孙喜玲,领办了九林种植种植合作社,与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种植马铃薯,带领全村580户1356人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5650元;利用省林草局200万元花卉种植专项资金,并争取到亿宝公司571万元的金莲花产业项目投资,扩大种植面积、延长产业链条,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年增收21万元。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孙喜玲介绍说:“2022年我村集体收入只有60万元。预计2023年,将首次越过百万元大关,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会达到1.4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饶阳县饶阳镇端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志辉,为让村民成功脱贫出列走上致富路,他先后多次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赞皇、河南等地参观学习设施葡萄种植邀请技术,免费为新种植户手把手传授种植管理经验。2021年,他们村建立起衡水市第一个建行“惠农通”标准示范平台、饶阳县第一个“整村授信”试点村,累计为村民发放信用贷款430万元,推动了村庄设施产业升级提质,全村受益棚室600余个,每户增收20万元以上。为了增加集体收入,郑志辉带领班子成员盘活闲置的120亩集体土地和旧厂房,重新对外出租获取收入24万元;提高承包地租金,将村里100亩果园重新发包,租金从每亩35元提高到500元,增收5万元;收回村周边的坑塘和闲散地种植景观树,年增收5万元等。目前,集体年收入近40万元,真正鼓起
了集体的“钱袋子”。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标兵、“太行新愚公”、灵寿县车谷坨村总支部书记陈春芳
梦想源于初心 情怀铸就伟业
作为人类一种美好向往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共同富裕才成为可能。共同富裕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洋溢着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党的二十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集体经济是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径。白沙村村民说得好:“如果不是发展了集体经济,村里的居民楼、街道、广场、风景区、学校没人建;村里的企业、养殖场、农业园也成不了现在的规模;村民的近 20 项福利和养老金更是没人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难伟业,需要真情怀去推动、去实现、去创造,需要红色精神文化赋能,需要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品格的强大支撑。
如果历史重回到36年,周台子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从负债8万元的“集体穷、民心散、村子乱”贫困村。然而,30多年过后,现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人均收入31000元、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共同富裕示范村!特别是31年前,村党组织书记范振喜因为村集体跑办项目不幸被化工原料辐射身患了血癌!是乡亲们凑齐了10万元手术费硬是把他从死神手上拉了回来。
“只要我还能活着,就一定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范振喜用30年的艰苦付出兑现了这一承诺,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有人说他身上蕴含着“勇于担当、艰苦创业、抗击病魔、舍己为公”的精神,还有人说他体现的是新时代农村支部书记的“铁人精神”。无论是哪种表述,他创造了脱贫攻坚奇迹和个人生命的奇迹,这一事实就摆在那里。
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入选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该村从2002年开始,7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老年公寓,村有专人提供服务,一切费用由集体承担,率先实现了集体养老。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支部书记,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思想防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才能使其先进性永葆、精神之魂永存、生命之树常青。
难怪有人说,当一名普通的农村支部书记并不难,难就在“优秀”两字。
当上90年代后期,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打着改革旗号瓜分村集体资产的狂潮。全国各地有不少村借村办企业改制之机,把集体变空了,个人却变富了。当时,有人找到白沙村支部书记侯二河要把村办企业买下来,只给集体留点股份;还有人要求把集体的资产分光分净。眼看着其他村纷纷改制,侯二河也曾犹豫过、彷徨过,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只要他同意改制,村干部们很容易能成就一大批千万富翁,但却违背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走共同富裕道路,不让一户掉队”的初心,也会辜负白沙村父老乡亲的期望。最终,做出了“不改不分”的抉择。自身正,换来了村支部的威信高。37年来,白沙村党支部班子长期稳定,没有一人掉队。如今他们仍然坚持着“四个不准”,即“两委”成员不准个人在村里经商和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插手项目建设招投标、不准把子女安排在企业当一把手。集体大小事项全部按照“一制三化”、“四议两公开”规范运行。假如当时把村集体资产分光了,还有白沙今天的辉煌吗?
出席论坛的河北省部分农村支部书记代表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春芳、郑志辉、陈三江、侯二河、范振喜、孙喜玲、宁小五、郭天林。
在全国各地,很多优秀支部书记在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甚至是几十年,把半辈子的青春、智慧、汗水,甚至有的把生命都贡献给了这一片热土;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超凡的识识、高超的领导艺术,带领全村干部党员群众实现了由穷变富、由乱到治,集体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渐把共同富裕变成现实,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充分,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和周围百姓的赞许。
在广大农村,拥有一名支部书记是社会之幸,百姓之福,这种赞誉并不过分。
全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吴协恩在评价“天下第一村”、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时说过:“他是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是一个能够留下思想的人,是一个把幸福留给别人的人。”吴仁宝只是这一批时代风云人物的一个缩影。
燕赵农村大地从不乏先进典型。新中国成立,先后涌现出像耿长锁、雷金河、王国藩、张贵顺、吕玉兰等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后,先进典型更是迭出不穷。
现如今,他们之中很多人逐渐步入垂暮之年。站在事业的顶峰,难免高不胜寒。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主角的登场与谢幕本是正常。应妥善地处置好农村优秀带头人的更替,“人去政息”现象虽属个别,但带来的后果不可低估。
不老的故事之所以“不老”,是因为精神尚存。
【文/沙国武,本文为作者向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