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是系列文章《李昌平:反省乡村振兴工作》的第六篇。
自2017年出台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工作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了5年多,每年投入数万亿计,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应该承认,5年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没有突破性办法,大投入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大效果。微观上,农民收入和可支配现金流并没有获得突破性增长;宏观上,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过去5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做些反省,以便于下一个5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六,部门真积极 镇村真消极
乡村振兴,确实很热闹。
为什么热闹?因为有钱花,主要花的是政府投资,不用还的。
因为乡村振兴,一些政府部门变得特有钱特有权,积极性爆棚。
而镇村两级组织呢,因为只有责任,只被考核,没有权力和权利,变得非常消极。
千千万万老百姓呢,似乎乡村振兴事不关己,也无从参与。
前不久到中部省的一个村看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占地近50亩,建的像小镇上的公园,政府投入了400万。我这种人,常被称为专家,请去了肯定是要假模假式点评几句的。
点评如下:
第一,所选树种、花草,全是外来的,搭配极不合理,且还需要有专人管护(维护成本高);
第二,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土,全是大块大块的生土,种上的花草及苗木,成活率不足30%。贵村群众太干活太粗糙了,干部太没责任心了。
第三,本项目本可以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可做成一个生态花园景点的,也可以做成一个生态环保科普基地的,但规划设计公司和咱基层干部们没动脑子,没操心!
第四,就这么个项目,村集体组织村民建,100万足够了。
我批了一通,村干部给我解释说:整个项目,都是由上海的一家公司全包圆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从外地运来的,连所用的工人都是外地的。整个项目就只告诉村干部多少钱,配合落地就行了。村干部一句话都说不上。
我问镇长:上海的这家公司是经过招投标来的?镇长说:我和村干部一样,只知道项目400万,其他一概不知道。没权参与其中。
我问镇书记:项目验收了没?镇书记说:验收时,镇村两级都没让参加。
我又问:今后的运营管护,谁负责?
镇书记:村两委干部。
我再问:花草树木死了一大半,追谁的责任呢?
村书记说:要追也追不到我,因为建设时没让我参与,项目移交给村里时,就已经都死了。
老百姓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主体性。所有的文件都这样说的,习总书记也是这样反复强调的。连镇长书记都参与不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就更不可能了!
一些部门,都是垂直管理的,有钱有权,镇村两级给部门跑退的,老百姓嘛,就是个看“戏”的!看“戏”不花钱,知足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类事情非常普遍。振兴乡村,部门是绝对的主体;乡村振兴,几乎没有主体!
衣家村平均年龄近70岁、一半是妇女的“修路大军”
这不行啊?这样干不行的呀!
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性,激励其自主干、自已干,才能事半功倍,400万的财政补助能干1000万的事!不这么干,400万的财政投入干出100万的事,都难啊!
我曾经到过烟台的铱家村,支部书记组织20来个留守老人,引水上山种苹果和樱桃,苦干3年,干出了政府投入千万元也干不出来的事。这个村,我去了三次,哭了两次。我觉得自己动力不足时,就去铱家村!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民力是无穷的,只有用有限的政府财力激活无穷的民力,乡村振兴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现在的情况是千金拨不动四两啊!
真的该反省反省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