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必须走新型集体农业之路

2022-05-20 11:22:18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深山野叟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新型集体农业是全面盘活经济的灵丹妙药,是开启走出经济困境之门的金钥匙

  导语

  三农是很复杂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为了简要概括地说清问题,本文分为:1、为什么说只有新型集体农业,才是振兴乡村之路;2、我国“社教”和“文革”时期的行政村管理和生产队农业,是新型集体农业的雏形;3、新型集体农业远不止盘活农村,更是拉动全社会经济的发动机;4、推行新型集体农业的方法与步骤;5、资金的需求与来源;附:一份投资和收益测算。

  1、为什么说只有新型集体农业,才是振兴乡村之路

  本文开篇,首先要表达一个观点——中国不能照搬美国农业,因为美国农业是美国的综合社会状况的产物,而且并非没有缺陷,中国只适合集体所有制农业。

  顾名思义,新型集体农业,是在经营管理和生产力水平方面有别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农业,但集体性质,却是传承和发扬了那时的集体农业,比如南街村、刘庄村、周家庄等(这些成功集体农业也还需要改进)。

  从一九八二年延续至今的农业,就不必再多说了,已经到了随着老农逝去而逝去的强弩之末了,就是说,单干农业将死了。

  除了多年来年年花巨资发放地力补贴和扶农投资却并没有收效以外,当前正在推行的振兴乡村战略,却是国家投入颇巨,在试点地区改建农田基本建设,方便集约耕种了,就动员私人承包,同样是花钱多、收效少、没后劲的方法,这其实是在复制美国农业(大都知道美国的私营式、社会化大农业,就不再多说了)。

  推行这种私人集约化经营的模式,估计是认为,这样就能过渡到美国是农业,就以为这是中国三农的出路。可是,只看到美国产粮很多,但是,看到美国农业社会效果的缺失没有?当然,人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无可厚非。

  言归正传,何为新型集体农业?简言之,就是像以前的生产队集体那样,除了宅基是私人支配外,所有耕地水域,都是队集体支配,有劳动力的社员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这就是集体性质。何谓新型呢?这就是与时俱进的问题了,现在,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了,绝大多数农民已经适应了企业、市场这些过去所没经历过的经济生活了,那么,就要在“集体性质”这个基石上,加进集约耕种和多种经营的现代化要素,就叫新型集体农业。

  在新型集体农业组织里,村民的承包地和山林,就是村民的原始股份,股份即产权,有产权就有恒心,这就不再是临时工、农奴了;机械化、数字化耕作,有很少劳力就能完成耕种,各村就能视人才和自然资源,在不宜机耕的角落旮旯里兴办若干农产品深加工厂和轻工电子厂,每个村就是一个以农耕为基础,多元化经营的农工贸集团公司;所有产品都进入市场,村民挣了工资奖金分了股红,就不再分配实物,和城里人一样,上农贸市场买来吃;虽然是集体股份制了,但并不限制劳力和人才流动,股东可以外出务工,外地人也可以前来应聘,区别是外地应聘者不能分配股红。如此,在一个村集体里,不仅能让所有劳动者就业,还能吸引大学生和外地人力人才,农民就不再是传统农民了,而是公司员工了!

  实现了新型集体农业,就再也没有争地界边角矛盾和征地纠纷了,集体经济下,人与人之间就会由互害转变为和谐,而且因为有组织纪律,闲散流民就会受到约束,赌博遍地开花也会自然而然转变成只是闲暇的娱乐,社会风气也就转变了;大多数人都有了固定岗位,春运的拥挤,也会大大减轻;有了村集体,不仅不再存在失业了,而低保户、幼儿园、医疗站、社区文化生活,也无需国家再操心了……总之好处无限。

  而私人承包农业,若说优点,那就只限于土地连片集约耕种这一项了,而坏处却多不胜数,主要坏处有:

  老板只会追逐利润,啥赚钱种啥,不会考虑社会需求,不能相对平衡提供农产品;

  老板是承包的耕地,不是他的恒产,绝不可能再在地力上做长远投入,而只会为了眼前利润而透支地力;

  压低成本,唯利是图,是私人老板的天性,私营农业不但不可能种出相对绿色的农产品,不会考虑环保,还会想方设法压低工人的工资,而工人只能做做季节性零工,失地农民就没了基本保障,更别指望私营农业吸纳其他就业,所以对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是零。

  反之,一旦推行了新型集体农业,好处更是多不胜数,主要好处有:

  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都能把连片了的土地集约耕种,还能先按照国家宏观指导计划种植够主粮,再按市场需求种植配套作物和养殖,农产品就能够总体适应需求,不会发生周期性的“品种危机”;

  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的员工,少则千来人,多则三五千,劳力能占到三分之一多,但全都只需要十几个到三五十个人,就能完成全部农耕,剩余的很多劳力,就能各自视人才和地理状况,开办各种养殖场和农产品深加工厂、服装鞋帽家具家电小五金等轻工制品厂,有人才的还可以科技创新和制造电脑,如此,耕作的收入就微不足道了,工业品的销售收入,才是主打收入,从而,在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内部,就能做到以工贸补农产,实现产值互补,进而实现“按劳分配”,从而消除“低保户”,这就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特性了;

  在农工贸集团公司里,管理干部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考核,一线从业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加计件考核,结合作息制度和劳动纪律,就既能让员工有稳定感,又能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避免大锅饭;

  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内,都开设医疗站和幼儿园,还可以开设老人院,仅适量收费,经营状况好的可以免费,如此就大大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也为国家减轻了很多负担;

  因为是分配工资,菜粮副食是在公司农贸市场或集镇、城市去购买,每家每户就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就没有了家家都有的养殖污染;而因为是集体经营,每个养殖场都建上配套的堆肥、化粪、地下管网注灌设施,从而充分利用农家肥,减少化肥,降低成本还能产出绿色粮食,自然就解决了环保问题;

  只要全国性的《农工贸集团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原始股、资产股的持有、转让和继承等事项,并且规定私人购股的比例限制,以确保集体性质不会改变,那么,所有股东都有“恒产感”,再加上农村城市化了,农业企业化了,很多人都会选择稳固从业,就不会再有伤人恼人的春运现象了,而城市也不会过于拥堵;

  因为农工贸集团公司也允许人才和人力自由流动,这就既不会断了大型国企和私企的用工来源,反倒是形成了一种爱惜人才、尊重员工、合理分配、提高经营水平的激励机制,而农工贸集团公司内部本身就有不少产业,对大学生的吸纳也是多方面的,而且因为公司化了,大学生也就不会“闻农色变”了;

  各农工贸集团公司集中了所有原村村属地面,私人再想在农村办企业的,那就用国家法律的方式,把不同类型的私人企业集中到不宜农的高山荒漠上去,特别是污染企业,更应集中到远离人烟的荒漠戈壁上去;

  中国经纬跨度大,产出丰富,而各农工贸集团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产品,不仅国内的互补性强,物产充足,更能扩大特色产品出口,中国的经济,必将是一番可持续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总之,只有走了与时俱进的集体道路,只有适应了中国特色,才会有“农业一活全局活”的经济局面。

  反观自从取消农业税以来,国家花在扶农补农上的钱,实在不少!而近些年大力补贴私人承包农业,结果怎样?成功多还是烂尾多?丝毫改变农业现状没有?这不是政府没有作为,而是因为,推进私有化农业的路线错了,你怎么花钱也会打水漂!

  2、我国“社教”和“文革”时期的行政村管理和生产队农业,是新型集体农业的雏形

  推行农工贸集团公司,是有现成的基础的,这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解散大伙食团后形成的全国约七十万个行政村。因大小城市扩城和建工业园,还有一些实在没法集约耕种的过于崎岖的地区,估计现在应该还有五十万个行政村适合改制转型。

  农民在行政村领导下的生产队劳作和生活,曾有二十来年的历史,而很多当年的青壮农民,都还键在,就是现在并了村队,也没人在内心承认新并的村队,一开口都说老村老队——这就是一种特有的村集体文化。

  可以说,把原村集体改组为新型的农工贸集团公司,对农民们来说,心理上是很自然的,因而收回承包地,重走更新升级了的新型集体道路,农民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这并非简单地收回承包地,这是以当年承包了的土地、山林来入股,耕地和山林集约经营了,产权还是所有村民个人的,权益不受损失,所以说,是具有重走集体道路的历史基础的。

  可能有不少人会说,生产队那阵,农民饭都吃不饱!还能再走集体道路吗?

  这是客观事实,生产队解散之前,怎么都不够吃,因为,人均耕地少的,再加村队干部为了政绩而实报亩口还要多交公粮统购的,一年口粮才三百多斤,怎能够吃?也有人均耕地多些的,干部不求戴亮红顶子,瞒报实际亩口的,一年能分到四百到六百斤口粮,但因红苕都是折算成口粮了的,稻谷则是连糠算成口粮的,又没油荤,所以还是不够吃。

  另外,因为是集体劳动,虽然也有一些活儿是计件付工分,但收入摊算到工资上,就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了,一个强劳力,年终分配也就十几元到二三十元钱,缺劳力的,反而还会超支,还要给队里倒交口粮钱。那些年,保管员大都有小偷捎带行为,而沾了关系的 ,则当会计、计工员,以避免重劳动,奸猾者背着干部就磨洋工,当干部的呢,总要占些便宜,小腐败无处不在,大锅饭就难以避免,这些都是生产队的不足。

  但是,到底因为是集体性质,耕地是集体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存在互争边界的现象,而分配也很透明,队里的账目是要开社员大会公布的,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腐败现象,所以 那阵绝没有这些年这种变态自私现象,而国家或集体要占用土地,按乡、村、队调整就行,绝对没有征地纠纷——变态自私的根源,还在于经济性质。

  生产队那些年赤贫和饿饭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水平低下,没有高产良种,收成太少;二是是严禁资本主义,禁止农民从事非农行业的活动,“文革”中就连养鸡,一人都只准养半只,但不少生产队,也要搞个机面加工、菜蔬队啥的,有匠工的则放出去做手艺,挣的工钱上交队里,队里给计工分,总之是想方设法增加现金收入,年终结算的工分值,就能摊高一点,三是有限收成的接近一半,都要上交公粮统购,而且要交优质粮。所以,那么多年,嫁女的都要看看男方的口粮高不高,工分分配高不高。

  其实,这就是农工贸综合经营组织的雏形。

  不过,别看那阵吃不饱,没钱用,到过年都置不上一身新衣,但“社教”也好,“文革”也好,除了学习和批斗,农村的文化生活可丰富呢,这也是那阵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很好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要看到,从建国到土地承包到户的那么多年来,集体农业对国家的巨大贡献,除了上缴很多公粮统购外,还要贡献工时——生产队自己的耕地整改就不说了,什么砸马路碎石、修水库渠道,全是生产队给工分,国家不花分文劳工工钱!可以说,全国的以红旗渠为代表的农田水利建设,集体农村功不可没!

  农民赤贫,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生产水平极低、产出太少,再加上极端政策下的单一低效耕种。那个时候,直到“文革”中后期了,拖拉机都还很少,务农全是人力牛力,生产非常落后。那些年的单位亩产很低,小麦亩产两三百斤,水稻三四百斤,都到“社教”末期了,才有亩产六百斤的良种水稻,产量低再加效率低,能打的粮,自然就很少了。但是,农民要供应城镇户籍的人吃国家供应,承担国家搞建设的资本,更要支援亚非拉——集体农业,是中国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基石和柱梁!而且更严重的是,极端政策严禁农村多种经营,虽然把所有劳动力都绑死在了耕地里,但因低效低产和上交国家,当然就会再怎样劳作都会食不果腹了。

  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那阵饿饭,就全盘否定集体农业,要否定的,却是那阵的捆死生产力的做法!

  谁都得承认,到了“文革”后期,政策没那么极端了,恢复了三天逢转角场了,农民的日子是不是就开始改善了?生产队那阵,别看农民赤贫,但是,要不是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国家的全部运转和大三线建设,以及全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还有大量援外,靠什么支撑?所以说,在集体农业体制下,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比国企员工更大——吃国家供应的,脑力者还有二十七斤细粮呢,体力者还分别有三十四斤、四十五斤细粮呢,国企员工工资再低,那也比农民的工资收入多了几十倍、几百倍,农民可是饿着肚子、兜里空空支撑着国家建设的呢!是不是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比国企员工更大?

  尽管原生产队和原行政村,现在都并改得不像样了,人们还是牢不可破地只在心中承认原村原队,这难道不是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烙在农民心中的印记吗?所以说,以原行政村为单位,组建新型集体农业经营组织,不仅规模适宜,更有历史基础。

  3、新型集体农业远不止盘活农村,更是拉动全社会经济的发动机

  新型集体农业一旦全面推行,对三农的革命性变革的正效应,前面已经说到一些,后面还要说到,这里就只从新型集体农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来简要说说。

  新型集体农业组建之初,因为要土地连片,修建村道和田间机耕道,田间水渠,以及村建工厂,还有养殖化粪设施、地下管网等,因为面广,对钢筋水泥、建机和劳工的需求,将远超大基建,单这一项,就能立竿见影让上游企业红火起来。

  新型集体农业组建之初,各农工贸集团公司都要建若干农产品深加工厂、轻工产品厂、储物库和农贸市场,这就会除了对钢筋水泥形成特大需求外,还有对各种设施设备的需求,这就更全面地带动了制造行业,对当下疲软的制造业,无疑能全面起死回生,而等到这一轮大需求减缓了,随着新型集体农业的逐渐成熟,新的需求又会产生出来。

  除了拉动制造业外,因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的产品都是销往全国甚至全球的,这就会有一个销售部,那么,每个乡镇就会产生出一个物流集散地,物流服务业就会在全国农村繁盛起来,就又会产生新的产值。

  全国都实现新型集体农业了,因为是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工资化分配了,在年轻人眼里,农村就不再是“农坑”,而是“工作单位”了,这就对城里人和大学生有了吸引力,全国就将不再有“失业”一词了,而因并不把人力捆绑在农地里,人才和人力,可以根据各自特长和爱好,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他喜欢的工作,那么,“人才错配”的现象,也会成为历史。而且,因为人才能自由流动,因为物流的剧增,交通业的产值也能迅猛上升。更重要的是,全国农村都转型了,所有人都脱贫了,小康了,能力强的人还富裕了,那么,全国性的强劲消费势头,就会成为常态,那是什么样的内需市场?而私有经济,资本肆虐,拉偏了经济,拉大了贫富差距,扭曲了社会心理,撕裂了社会结构,不管怎样升息降准,不管怎样投资大基建,都不可能持续拉动内需!

  全国都实现新型集体农业了,每个公司都有特具地方色彩的各类农产品深加工厂,而集体体制下的工厂,就不会用地沟油造假,各种优质的农副产品将极大丰富,不仅国内全面互补,还能大大加大出口。如此,在工业制造方面,央企国企就可以专注“抓大”而“放小”,因为轻工产品就已经非常丰富了。

  总之,全国一旦实现新型集体农业了,那就是经济一活俱活,很多社会问题、环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推行新型集体农业的方法与步骤

  首先,在推行新型集体农业之初,切忌动不动就先撤村民宅子,修集中居民区,务实的做法是“先治坡,后治窝”,必须把修建高水平的居民集中区放在新型集体农业组织壮大了、实力雄厚了,再来根据村民的意愿来考虑。

  推行之前,需要事先出台法律和政策,先做舆论动员和组织动员,做到未雨绸缪,先有行动方案,再开始行动。

  推行之时,在宣传了法律和政策(法律的副本就是《新型农工贸集团公司章程》),做了充分的动员和解释的前提下,以原行政村为单位(较小的村,则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也可以两个村并为一个集团公司),确定了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的范围边界,接着就明确原始股东的资格,落实原始股的股份——

  以原行政村范围内一九八二年首次土地承包的档案为准,减去户口迁出的、死亡的村民,加进户口迁入的、新生但未迁出户口的,定为原始股东。收集拢来的除宅基以外的承包地和山林,折算成股份,所有原始股东平均拥有全部股份,即原始股东每个人都拥有相等的原始股份(定为原始股,是为了区分资产股的),股东群体就算确立了。

  由股东选举出不脱产的七人董事会,其中一人是董事长(党支部成员不少于三人,但必须是由股东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公司的宏观决策、聘用和罢免总经理、监督财务状况、决定股份变更等等;董事会面向本公司或外地选聘总经理,当选总经理需签法律责任书上岗,由获任总经理组阁办公室、财务部、农耕部、加工部、杂工部、销售部等各事业部的负责人选,经董事会批准生效。董事会和总经理都要有个任期制。

  办公室只设一个办公室主任,各事业部只设一个经理,财务部设会计出纳各一人,董事会成员一律不兼任这些公司级的职务,以便公正监督。

  农耕部下面,按农地多少,安排十个到三十个农机手员工;加工部下面,办了多少工厂,就设多少个厂长,每个厂的员工,视流水线需要而定,十几人到几十上百人不等;杂工部下面,视情况安排几十人到一两百人的低文化、劳力差的人,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听从各事业部的调遣,专干农机干不了的手工活儿和突击其他杂务事;销售部下面,视需要设仓管员、物流科、业务科、本公司农贸市场。

  公司班子搭建好后,就对本公司的自然资源进行规划,规划好后,开始土地连片,建田间道路和沟渠,建养殖场和堆肥厂,铺设通往田间的地下管网,还有初期规划的工厂,配套的仓库和农贸市场,停农机的机棚等等,都可以同时动工修建。这些硬件基础设施,要是放在冬闲季节来动工,如果计划得好,还误不了多少农时。

  至于工资分配制度和标准,在做规划时,也要事先确定下来,具体由天然条件的优劣来确定数额,本文只就中等条件地区列出些参考范例——

  比如,杂工队的员工,应该有个分ABC级的能力等级,以B等为例,月薪1600元,其中40%为基本工资,只要上了班,包括节假日休息,都雷打不动,另60%为计件工资或补贴工资,当然,有可能计件活干得多,挣到两三千元;在各工厂上班的员工,月薪2400元,其中40%为基本工资,只要上了班,包括节假日休息,都雷打不动,另60%为计件工资或补贴工资,也可能计件活干得多,挣到四五千元。

  又比如,厂长和销售业务经理,月薪5000元,其中70%为基本工资,30%为年终绩效考核工资;事业部经理月薪6000元,其中70%为基本工资,30%为年终绩效考核工资;总经理月薪8000元,其中70%为基本工资,30%为年终绩效考核工资,等等,只不过是一种参考原则。

  有了班子,完善了硬件设施,农耕就可以开始了,工厂也可以进行试产了。

  不过,万事开头难,头半年是迈不过去的磨合期,而头一年,农耕肯定是有收成,但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最多能打开一个局面,所实现的收入,还远不能弥补农耕的产出限制,因而还必须继续投入,才有发工资的钱和再周转的钱。

  一般说来,经营得好的,两年能够运转收支,一般要三年甚至四年,才有可能分到股红,这就需要经过测算,备足投入期和培植期的资金。

  5、资金的需求与来源。

  在全国适宜集体经营的地方推行新型集体农业,开始投入很大,但绝不会像投入已经过剩的大基建那样,开始投入很大,但没有后续效应,很难实现后续赢利,而投入新型集体农业,就等于是在养育长大了能下金蛋的小鸡,前景预期非常明朗,所以,国家与其用房地产大基建来刺激只有过眼烟云效应的经济,远不如用推行新型集体农业来养育能下金蛋的“农工贸集团公司”,而且,等农工贸集团公司成熟后,不但不需要再扶农助农,还可以每年都向每个农工贸集团公司征收一到三万元的“国土资源使用税”呢!一到三万,对一个一到三千人的公司来说,不算什么,但全国几十万个农工贸集团公司,那就不是小数了,这种补贴和收税的剪刀差,将减轻多少国家财政压力呀!所以,欲振兴乡村,绝不能被私营农业和美国模式迷住心窍了!

  两年前,笔者按当时的物价,以一个一千村民、一平方公里多点面积的村做过一个测算,投资一个农工贸集团公司,包括头三年没有产出或产出很少的垫底,需要六千万元投入。现在,就算按照平均一个村转型为农工贸集团公司,需要一点五亿来测算,全国算五十万个村,约需七十五万亿,而2013年测算的三纵两横房地产开发,都算了四十二万亿呢,投资能拉动经济全面发展、有永续后劲的的新型集体农业,七八十万亿能算什么?

  笔者认为,可以用两种方式投资,一种是国家全部投入,但国家政府占20%——30%的股份,以后每年分股红,以此来回收投资;另一种是“三三制”投入,即国家拨款三分之一,算是扶农款;给每个公司提供五年期无息贷款三分之一,这是要还的;再给每个公司提供十年期低息息贷款三分之一,这也是要还的,因为有了债务就有了压力,对激发每个公司的积极性,是有利的。

  笔者清楚地知道,这类文章写了也是白写,丝毫不可能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更不符合决策者的意愿,但笔者出于一个底层百姓的良知,还是要写一写,因为,笔者曾经也十分迷信大牌专家、崇拜西方,真的觉得那些能掉很多书袋、留洋海归的大专家,个个都很了不起,觉得他们说啥都是对的,特别是改革之初,真的觉得发达国家的月亮才是圆的,但是,经历了这么多,才知道所谓大牌专家,就是读书多、有头衔而已,并不懂啥家实事求是,而发达国家的那些东东,也仅适应他们自己国家,甚至在他们自己国家,也并非十全十美,所以笔者觉得,有大智慧的决策者,有大学问的学者,应该基于本国实际,应该密接地气,才能真正搞懂经济——象牙塔里的经济学家是不会食人间烟火的!

  附:转型创建新型农工贸集团公司

  项目投资测算

  以一个假定一千二百亩地、一千村民的中型行政村为单位,按照介于山区和平原之间的丘陵农村来测算,以便得出一个中间测算数据。

  公司名称:××村农工贸集团公司

  公司性质:集体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

  组织模式:村民以承包地和山林入股、集体经营、公司化管理的新型集体农业组织。

  经营内容:农耕、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经营目标:改变家庭单干、小块耕种、单一种植的低效落后生产方式,以机耕大农业提高种植效率,以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现代市场营销来推广“现代农业”品牌,激活农村的经济潜能,实现村民全体共富,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用立体综合经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实施计划

  1、按照承包单干之初《土地承包合同》确认的村民土地使用权,折合成公司股份(户口外迁的和已亡故的,不能持股),把承包地和林地集中起来,宅基地和房屋不动。

  2、土地集中后,在不动迁村民房屋的前提下,视地形把所有山坡地和小块地连片,田间修建混凝土机耕路和水道,地下铺设注灌管网,以便机耕和灌溉。

  3、按本村计划的生产品种和产出量,确定加工厂规模,修建新收粮食风干厂、农产品深加工厂、土特产品厂和轻工产品加工厂各一间,每间占地约20亩,加工厂面积共约80亩;公司办公地点设在村委会,以避免重复建修。

  4、购置各类农机共约20台,以及四个加工厂的设备、电能、办公、基本交通工具和设施等。

  5、成立股东大会,讨论修订通过《××村农工贸集团公司章程》,明确新的农工贸集团公司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集体经营的性质;确认村民的股权股份;确定公司董事会、董事长的换届选举原则和方式,选出本届董事会、董事长;确定股东分红条例,确定股东员工和非股东员工工资奖金的分配方式,确定股东和非股东退休养老、医疗、子女入学、困难补贴的原则和方式,确定条件成熟时新建集中居住区以及土地被征用时股东表决原则,确定人口增减、股权变更和股权转让等等事项,上报县、镇政府备案。

  6、召开有股东代表参加的董事会,研讨并确定公司的经营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管理定位、领导分工、财务监察等具体事项,分别制定出职责权限,分头行动,着手创建新型农工贸公司。

  如果定位相对准确,制度相对健全,行动有计划有步骤,群众动员工作深入,实施过程中监督措施得力,就能做到第一年搭好框架,第二年走上正轨,第三年成熟并实现盈利;经营上五六年,就有条件逐步集中规划修建村民住房、公共设施、乡土旅游设施、增加村民的各种福利,从而实现真正的“全国乡村城镇化”的目标,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农村的、符合本国国情的、坚持集体经营的、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路子来。

  二、项目投资预算

  1、土地连片:××村有一定山坡地比例,需按地势把山地连片成不小于3亩的大块地,把水田连片成不小于5亩的大块田,推土机、挖掘机工作需1200小时的人机工时,按现行人机行情,每小时平均160元,土地连片共需:19·2万元。

  2、田间机耕道:770万元。

  3、加工厂:1800万元。

  4、加工设备设施:2100万元。

  5、办公、交通设施:60万元。

  6、起动资金:1500万元(含头两年工资)。

  合计:6249·2万元

  三、项目收益预测

  因有初创期、培育期,本文以第四、第五年的收益期做预测:

  1、农地种植收益:××村1200余亩田土,大小春共计平均每亩1400元毛收入:共168万元。

  2、深加工农产品全年溢价毛收入(即减去农地种植收益部分的增值毛收入):共480万元。

  3、全年轻工产品毛收入:3600万元。

  4、全年土特产品毛收入:1200万元。

  合计毛收入:5448万元。

  (5千多万的年产值,其实不过是一个200人规模的传统制造业的年产值。)

  减去人工工资、机器、电能等直接成本2600万元,税前红利2848万元,假设留约2000万元作为发展基金和交税,可以拿出848万元作为当年股份分红资金,按每个股东一股计,工资奖金以外每股每年能分红7000元左右,仅当年股红就是单干种地减掉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和人工的纯收入不可想象的(单干种一亩地,毛收入1400元,两季请农机耕种收割、化肥农药种子水费等硬投入需要至少800元,要是把耕种的人工按农村请短工每天80元算,一亩地净收入就是负数!)还别说在公司上班,每人每天还能挣40到80元工资呢!这就是经营转型的好处——自古道,同一膏药,各有熬炼,单干低效经营,与走市场化路子的集体高效经营,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