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他是中共一大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一生为新中国的独立富强和民族解放呕心沥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董必武留下的1300多首诗作,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是他无私奉献的印证。
(一)
1975年3月,90高龄的董必武在生命垂危之际,于病榻上写下了令人动容的《九十初度》。诗中“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90年风雨飘摇的一生。董必武在总结自己革命一生的基础上,告诫人们在胜利面前还需谦虚谨慎,“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脚踏实地建设美丽中国。在尾联,也是本诗的诗眼,他强调,“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董必武一生信仰马列主义,深信只要有马列主义的引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前途就一定会光明。
董必武是清末秀才,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中学。时任湖广总督瑞澄非常看重他的才华,上奏朝廷,擢为“拔贡”。董必武少年时就胸怀大志,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到武昌军政府工作。辛亥革命失败后,他远赴日本,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在《致四叔家信》诗中表明心迹:“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诗中明确表达董必武之所以违背父母光宗耀祖的意愿,只因为有一颗立志精忠报国、扭转乾坤、救亡图存的赤子丹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在日本留学学习法律的董必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他从心底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当他听说辛亥革命前辈潘怡如病逝后,在《哭潘怡如》的诗中写道:“多病所需惟药饵,真情直欲吐心肝。”诗中提及的“多病”是指旧中国积贫积弱,遭列强欺凌;而“药饵”则隐喻了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当时“多病”的千疮百孔的旧中国,而“吐心肝”则代表着他精忠报国之心,他立志去呼唤民众,为祖国的危亡而斗争。
1920年董必武和陈潭秋在武汉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湖北的2名党代表董必武、陈潭秋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他开启了轰轰烈烈又波澜壮阔的人生。
(二)
董必武写下的1300多篇绚丽灿烂的诗作中,悼亡诗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他革命生涯的忠实记录,是对中国革命历史史诗级的讴歌。这些悼亡诗深沉地表达了他对朋友、对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真挚深沉的情感。《吊熊瑾玎同志》是董必武人生中最后写的一首悼亡诗。中共中央在上海时期,熊瑾玎负责财务工作。在中共南方局主办的《新华日报》里,熊瑾玎任总经理,与董必武共事过一段时间。他经手过巨额的钱款物资,在党内长期被同志们称为红色管家。他一生清正廉洁,家境贫寒。董必武得知熊瑾玎去世的消息时,已是88岁高龄且疾病缠身,但他对同志深深思念,在病榻上提笔写下了“烈烈寒风剧自吹,小园摧折老梅枝。花繁幹挺今何在?疏影依稀入梦迟”。
董必武较早的悼亡诗,是写在1939年的《挽嘉义新四军通讯处涂罗十烈士遇害》。1939年6月12日,湖南省平江市嘉义县的新四军留守通讯处遭到国民党袭击,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新四军留守通讯处的负责人涂正坤、罗梓铭等六名干部和四名家属英勇牺牲。董必武悲痛交加、在极度气愤下,连续写下了四篇五言律诗谴责国民党同室操戈的卑鄙行径,痛惜刚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破坏。“荐食惊蛇豕,同肩国步难。束枝犹惧折,分派竟相残。法立玄为妙,冤沉碧不寒。遥知嘉义镇,鬼夜哭云端。”在董必武悼亡诗中这样悼念为国家富强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牺牲的普通同志的诗篇屡见不鲜。如1959年董必武听说向秀丽为抢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生命被严重烧伤而牺牲后,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纪念向秀丽同志》,“风格在於维大局,精诚所到树红旗。重伤百药都无效,忘我仪型永世垂”。
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杀时留下一首著名的言志诗,“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将身躯易自由”。1947年9月,续范亭临终前给党中央写了一封遗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接受了他的请求,追认他为中共党员。消息公布后,董必武悲喜交集于9月21日写诗表达了自己的纪念和哀悼,其中“怀才能拨乱,许国已忘身”的诗句不仅是对续范亭将军的高度褒扬,更是他自己的心志表达。
(三)
董必武一生勤俭清廉。在重庆工作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恰逢他生日,同志们写诗给他祝寿,董必武旧学功底深厚,他和诗两首。其中一首就写道:“晨鸡屡作声喔喔,反复叮咛报夜阑。”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蒋介石妄图重金收买他,曾两次派人携重金上门,还送上自己的名片和亲笔信。董必武拒收贿金,义正词严地对蒋介石的使者说:我们为的是革命,绝不图个人钱财。在他的诗中不难发现这种清廉自守的操守。他在悼念烈士孙炳文夫人任锐逝世一周年的诗中写道:“革命原非为个人,支持群众得翻身。即今此事初如愿,况复芝兰秀有春。”
1933年,董必武在中央苏区工作时,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主要控告造币厂贪污腐败。董必武立即派出调查组,经过缜密的调查,查出会计科长肖伦海贪污公款的问题。董必武在《金门遇陈志蘧诗以赠之》的诗中写出了对清除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渣滓的坚强决心:“志士不辞污马革,群儿争取烂羊头。人间何地无渣滓?次第清除始自由。”
毛泽东和董必武同是中共一大代表,两位伟人以诗相交,相互唱和了半个世纪,在诗坛留下了许多佳话。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信中作出“董老善五律”的评价。1975年4月,董必武以90高龄逝世,毛泽东得知后,心情十分悲痛,在病榻上吟诵宋人张元幹的一首词,并将末句“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休回顾”以表达深深的哀悼之情。
董必武的一生为人为诗,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情真意切、磊落光明。读董必武的诗,是人生启悟、艺术享受,更是党性教育、精神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