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为什么数万青年义无返顾地奔赴延安?

2022-03-30 14:26:02 来源: 人民日报作者:文世芳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是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来了。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占了71%,初中约为30%。这些奔赴延安的有志青年,大都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些甚至是“大家闺秀”和“豪门公子”,在当时可以预期美好的“个人前程”。还有一部分人更为特殊,是不远万里归国抗日的爱国华侨青年。

  奔赴延安的路漫长而艰辛,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梁漱溟形容通往延安的路:“车是军用大卡车,无篷。路是军用公路,而自西安往北,愈走愈高,缺乏桥梁涵洞,车行危险而且费事。”作为社会贤达,梁漱溟进入延安尚且如此艰辛。对于知识青年而言,每一步都是惊险,每一步都是一次人生的考验。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一位青年的答案是,在南京,“只有老官吏、老官僚。屡屡总是叫我们在一个办事处里等一等,于是,明天再来。很多人就是这样走掉了”。摄影家吴印咸的答案是延安乃“理想所在”:“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谈笑风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丁玲的答案是“这是乐园”。“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

  革命圣地延安的主要开创者、党的领袖毛泽东的答案是什么呢?1940年,毛泽东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中作出了回答。答案是延安有“十个没有”: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没有官僚作风,没有不良风气,没有萎靡不振;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的希望,这是延安让人舍生忘死奔赴的原因,也是不同时代人们的不懈追求。今天,我们应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文世芳,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为什么数万青年奔赴延安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