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故事里的中国》在众多题材中精心选择了《英雄儿女》这部极具情感共振能力和时空穿透能力的优秀作品。
电影《英雄儿女》是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根据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而成,堪称中国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影片之一。小说团圆中的”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团长张振华、王成、王芳、赵连长、小刘”都是巴金先生采访过的英雄模范人物。
著名作家巴金曾在1952年和1953年两次赴朝鲜采访,两次采访都曾去过194师582团,并在该师住过两个多月。其采访的赵先有烈士是1953年8月20日——9月9日,巴金去开城、停战谈判代表团处。实情如下:
赵先有烈士的简要事迹和牺牲后与其有关的主要记事
▲赵先有烈士生前照片
1、赵先有烈士的简要事迹
赵先有,1928年生于乐亭县姜各庄镇庄头东村一农民家庭。他于庄头小学毕业后,在正值解放战争处于激烈阶段时,1947年10月,年仅19岁的赵先有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很快被提升为班长、排长、团掌旗员。因表现机智勇敢、英勇善战,曾三次立功。1949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模范党员。
1952年10月,时任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副指导员的赵先有带领连队坚守67高地三天两夜,打退敌人17次进攻,实施反冲峰两次,歼灭敌人562人。在激战中双眼被炸瞎、身上五处负伤,在仅剩下与通讯员刘顺武两人且敌人冲上阵地时,命令通讯员刘顺武要求炮兵“向我阵地开炮”。战斗到被敌人包围时,赵先有用嘶哑却坚定的声音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后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4岁。战后,赵先有被被志愿军总部追认特等功,他所在连队荣立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顽强、守若泰山的钢铁连”荣誉称号。【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功臣烈士英名录》中“特等功臣赵先有”第426页——428页;赵先有烈士墓碑碑文及582团6连荣誉室资料】
在《抗美前线》所刊发日红的文章,《在步炮坦联合指挥所里》已提到“向我开炮”的情节,文中说:“……激战了20分钟以后,10月5日11时40分,阵地一度被敌人占领。6连报告:敌尸堆满了前沿,6连在多次负伤双目失明的副指导员赵先友指挥下,英雄们和100多个敌人扭打在一起,他们主动呼唤炮火,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后退一步……战后,通过调查伤员等又总结了赵先友、刘顺武的英勇事迹。”【《抗美前线》是志愿军19兵团机关报】(见《塵战疆场余墨》54页)
2、与赵先有烈士有关记事
1953年3月12日,赵先有烈士入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二排一号。与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安葬在一个墓区内;
1954年4月1日乐亭县委、政府在赵先有烈士的家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赠送赵家“人民功臣”布匾和“功勋卓著”木匾;
1958年乐亭县建成烈士祠,赵先有烈士照片悬挂在展厅,其牺牲证书、立功证书、追悼词等存放在展厨;
1978年乐亭县对建成的烈士祠进行修复,1980年重新修建,1982年改建为“乐亭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后来,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缮布展,赵先有烈士的事迹以多媒体和展板展出;
1991年8月20日,巴金为赵先有烈士题词“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
1992年8月7日,65集团军在582团机关门前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揭幕;
1992年8月,赵先有烈士的老师长赵文进将军(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在张振川将军(赵先有烈士的团长,后任194师师长、北京军区作战部副部长、65军代军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后离休)的陪同下,来到河北乐亭县。老首长向乐亭烈士纪念馆中的赵先友的遗像行了军礼 , 又到医院看望了正在治病的英雄的妻子陈连华,并嘱咐她多保重。
1993年5月石翠岩将军(曾任赵先有烈士的排长,后任65军政治部主任、总参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委员<正军职>)来乐亭县烈士纪念馆,瞻仰他的战友赵先有烈士遗像和展品。
1998年582团撤编,1999年裁减下来人员(156人),由该团领导带领,并入老团长吴国华(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时时任582团团长。1997年转业到北京市公安局,被授三级警监警衔,后任中军军弘集团董事长。)中军军弘安保集团,继续传承“向我开炮”的本色,续写英雄儿女赞歌。
2000年9月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张振川将军与夫人汤小薇编辑在唐山军分区领导陪同下再次来到乐亭县烈士纪念馆,瞻仰他的战士赵先有烈士事迹。
2012年9月,乐亭县委组建党史宣讲团,并将其列为常设组织。在每年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军营、社区、企业开展“六进”宣讲烈士事迹活动。同时,县电视台还专门开设党史栏目,适时对赵先有等重点英雄事迹进行滚动播出。
2014年乐亭县党史办编纂了《乐亭党史文苑》(赵先有烈士专辑),并以不同形式将专辑发放到学校和单位;
2015年10月,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5周年,乐亭县电视台专题录播了《三代报国情》电视片,主要讲述了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
多年来,乐亭县有关单位对于宣传赵先有烈士的事迹非常重视,他们编辑了大鼓书《特等功臣赵先有》、《王成精神代代传》,夕阳红艺术团还编演了评剧《滦河娇子——赵先有》在全县各地演出,受到了好评。其中,2004年在省军休系统文艺汇演中,王从保(原乐亭县武装部政委、县委常委)创作了6分钟的乐亭大鼓书段《王成精神代代传》,荣获三等奖。此后乐亭县电视台将这一书段精心录制,直到现在还定期播放。“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的事迹也因此深深植根于乐亭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张家口桥东区怡安小学为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成立了“赵先有”中队,唐山五十四中和沈阳铁路二小也分别组建了赵先有班和赵先有中队,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中小学师生,每年清明节都来到赵先有烈士塑像前祭奠英烈,让烈士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承。
3、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赵先有烈士事迹
1992年8月,在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揭幕大会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塑像落成大会实况。
2000年10月,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的《寻访王成》,播出了赵先有烈士事迹;
同年年10月中央电视台《时空报道——最可爱的人(五)》节目,播出了赵先有烈士的事迹。在该节目中分别由赵先有烈士的团长张振川和战友关景春,讲述了他们耳闻目睹过的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
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了“王成的原型赵先有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在同一个连队战斗过的故事”。其中,张振川将军和赵先有烈士的战友王志才曾在这个节目中,讲述了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0年11月7日央视一套栏目《故事里的中国》邀请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人物赵先有烈士的孙子赵新民做客节目组,讲述了爷爷抗美援朝的故事…。
2021年2月14日,央视七套《军事报道》栏目重播了《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英雄儿女》,真情讲述抗美援朝"英雄儿女"的决然呐喊。…
二、张振川将军的《回忆录》和巴金回忆并为赵先有烈士的题词,证实巴金曾采访过赵先有烈士,毋庸置疑
一是,张振川将军在有关报刊、回忆录中写了有关赵先有烈士的文章证实,巴金曾采访过赵先有烈士。
张振川将军的回忆录《鏖战疆场》、《鏖战疆场余墨》、《鏖战疆场续闻》,是经过他的志愿军首长、同级、下级等众多战友多次共同回忆而写成的。该回忆录不仅是作者记录了革命战争年代,与战友们金戈铁马,以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驱日寇、打老蒋、抗美帝,为解放全中国,保卫共和国的安全,奉献了自己的血肉、青春难以忘怀的战斗经历,而且通篇闪烁着我军在悠悠岁月、艰苦征战中的历史辉煌。
在张振川将军的回忆录中,关于赵先有烈士事迹占了较大篇幅。参加写回忆录的都是最后任过师以上职务的老兵,他们共同回忆了赵先有烈士牺牲时的壮烈战斗场面和著名作家巴金来该团采访赵先有烈士的情景。(见“鏖战疆场余墨”第48页图、54页图、72页图、115页图、140页图、402页图。注:140页图,右一为攻防67高地的582团2营营长王守忠,后任194师师长、65军副军长)。
作者搜集到张振川将军写的有关赵先有烈士的文章有:《英雄“王成”的最后时刻》、《一位王成式的战斗英雄》、《怀念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纪念赵先友同志牺牲50周年》、《怀念抗美援朝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英雄儿女”真正多》、《巴金等艺术家采访小英雄范鼠儿追忆》、《朝鲜战场逢巴金》、《谁是“王成”原型》、《赵先有烈士塑像碑文》等文章。在以上文章中都提到:“赵先有烈士战斗到最后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著名作家巴金在志愿军65军保卫开城反击作战全面胜利后,到开城前线我582团驻地釆访了赵先友烈士的事迹。”
不难看出“反击作战全面胜利后”就是指的1953年7月27日停战谈判签字以后,这句话确认了巴金是在1953年他第二次赴朝鲜时采访的赵先有烈士。(见张振川将军“回忆录”及有关报刊文章)
二是,张振川将军的“回忆录”中其它文章和有关“陈亚夫将军”的报道印证了巴金采访赵先有烈士是1953年他第二次赴朝鲜采访时。
张振川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同志正在我军采访,正赶上我师陈亚夫政委调到军里当主任…我向他(巴金)介绍了赵先友同志的英雄事迹。”(见“鏖战疆场余墨”第60页)。
因582团三打红山包和攻防67高地反击作战胜利后不久,巴金第一次赴朝采访回国(大概时间是1952年10月中旬),当时65军政治部主任是陈宜贵将军,还不是陈亚夫将军。陈亚夫将军任65军政治部主任时间是1953年1月(见《65军军史》续表5),所以陈亚夫将军在任65军政治部主任时见到作家巴金,只能是1953年巴金在第二次赴朝采访时。从以上回忆录看,也证实了张振川将军曾说“攻防67高地战斗胜利结束后,巴金来我团采访赵先有烈士事迹”是指巴金在1953年第二次赴朝采访的赵先有烈士。
作者王林芳在《陈亚夫:“我们一定要咬牙坚守!”》一文中是这样写的:“当时,著名文学家巴金等人正在朝鲜战场体验生活,身为六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的陈亚夫就在保卫开城反击战胜利后向巴金等作家介绍了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在危急时刻,要求自己的炮兵“向我开炮”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迹,并将巴金介绍到五八二团采访。巴金根据赵先友和其他英模人物的事迹创作了小说《团圆》。”【作者王林芳: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一处副处长】
在《父亲的至交陈亚夫将军》和《陈亚夫将军与<英雄儿女>》中也有这样的报道:“因将军介绍烈士事迹才有了电影《英雄儿女》。抗美援朝期间,陈亚夫伯伯任65军194师政委、…陈伯伯后调任65军政治部主任。也就是在此任上,陈伯伯在有一次接待作家巴金讲述了一个65军战士赵先有的事迹,后来巴金就根据陈伯伯和赵先有烈士所在团团长张振川讲述和他采访到的其他英雄人物事迹写了一个小说《团圆》,…根据小说《团圆》改编摄制了电影《英雄儿女》”(见网页)。
张振川将军在《文武双全的老政委》中写道:“陈亚夫政委在我们反击作战后确实和电影王文清政委一样,到军里当了政治部主任,…巴金同志和我们陈政委很熟。”(见“鏖战疆场”第319页)
“巴金与陈亚夫很熟悉…”,主要是1952年巴金赴朝鲜采访在194师住了一段时间,当时陈亚夫将军在该师任政委。1953年巴金第二次赴朝鲜采访在65军军部和特功6连驻地又住了一个来月,所以他俩很熟悉。
巴金在他第二次赴朝采访到赵先有烈士的事迹,确是因为有陈亚夫将军的介绍,但也是巴金他第二次赴朝采访到65军的目的(见下文)。
三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回忆和为赵先有烈士题词,也说明巴金采访过并了解赵先有烈士的事迹。
1991年,65集团军为发扬光荣传统,宣传英雄事迹,激励官兵做英雄传人,批准在赵先有烈士生前所在的团队为其塑像,请巴金为赵先有烈士题词,张振川将军为赵先有烈士塑像题写碑文。
为此,张振川将军和1960年在65军任军政委的李真将军(后任总后副政委)给巴老写了信。194师582团政治处副主任戴秀斌去上海文联,经介绍找到巴金的女儿,《收获》副主编李小林同志,后来去医院见巴老。近90高龄的巴老身体不好,正在医院治疗。
“见到两位将军的信老人很高兴,他动情地说:我到过朝鲜战场许多部队,在你们部队和赵先友曾战斗过的的连队采访过多次,英雄们的事迹使我激动,我写了几篇真人真事的散文,以后又集中塑造一些英雄形象,创作了小说《团圆》里的主人公王成。后来《团圆》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他还说,“还能回忆起你们部队的番号,也记得李真政委和张振川团长……。”。后他欣然题笔写下:“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 巴金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巴老想的很细,他写了一份横的,又写了一份竖的,供塑像时选用。(见《中国人才》2006年第2期《巴金 •“王成”及其子孙 》郝占奎,作家,曾在582团任职)
巴金身边工作人员、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作家协会陆正伟写的:《巴金与〈英雄儿女〉往事》和《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在不断地积累着创作素材,为将来能写好战争题材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巴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某团六连的采访。六连在拉锯战中,副指导员赵先友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敌军在坦克掩护下冲上阵地,此刻全连只剩他与通讯员两人了,面对冲上来的敌人,赵先友边扫射,边通过步话机向团长张振川请求炮击阵地。须臾,他呼喊道:“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陆正伟在《巴金:这二十年》中还写了“战斗胜利后,巴金到六连所在团采访,团长张振川向巴金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和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非常感动。”
巴金文学馆副馆长周立民在《胜利的回响 | 第八集:<血染的疆场>》中说:“小说《团圆》虽然讲述的是两个父亲的悲欢离合,但是他们个人的悲欢离合,有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在奉献。这不是单纯的伦理故事,它还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危瑶:“…《团圆》小说中战斗英雄“王成”的原型之一,就是在67高地防御战中英勇牺牲的特等功臣赵先有。”
以上众多志愿军首长回忆、巴金的谈话、题词和陆正伟等作家、记者的报道,足以证明巴金采访过赵先有烈士事迹不容置疑、颠扑不破。不然像巴金这样的名人,不会轻易为他人题词的,其身边工作人员也不会多次有这样的报道。
三、巴金第二次赴朝采访赵先有烈士事迹并与特功6连同吃、住在一处21天(1953年8月20日——9月9日),有凭有据
巴金第二次赴朝采访开始就去了第十九兵团的65军,他采访直至65军即将回国才离开,去46军采访。
首先,赵先有烈士和他的六连获得如此殊荣,是志愿军第65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的,就是在第十九兵团也是少见的。
张振川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鼓舞了我团的战斗士气,…就连我方停战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克农都亲自听战斗情况汇报,并亲自来我团看望于以表彰,还要求去6连看看。”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褚杨在《胜利的回响 | 第八集:<血染的疆场>》中说,“67高地防御战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行,对最终达成军事分界线的协议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为军史中作为教学材料的一次山地步兵攻防战斗战例。
张振川将军在其回忆录《第二次向李克农汇报》中写道:“那是1952年10月上旬,我们三打红山包(同时攻防67高地)胜利后,军里通知说,谈判代表团首长,要65军去人汇报开城前线反击作战的情况,军里决定叫我去…我汇报了我军在板门店右翼三打红山包,攻防67高地,…”(见“鏖战疆场余墨”第141页)。张振川将军前去汇报的时间是10月上旬,那极有可能就是10月8日去汇报的,因10月7日三打红山包和六七高地战斗已胜利结束。
六七高地战斗和三打红山包是19兵团当时打的一次最大的仗,当时巴金正在19兵团机关,谈判代表团如此重视,虽然巴金回国在即,像这种情况巴金是会知道的。有的报道还记载了“1952年10月11日,巴金看了兵团《抗美前线》报负责人王楠来送的团报副刊”,其中,六七高地战斗和三打“红山包”战斗简报就曾登在19兵团的《抗美前线》报上。
张振川将军在《朝鲜前线三见李克农》中这样写了:“李克农同志听说6连打的十分顽强,最后一天在阵地上的同志还要求向自己开炮,并全部牺牲在阵地上,李队长(李克农)问,还剩多少人?给他们补兵没有?他要求到6连看看!…”(见“鏖战疆场余墨”第146页)。
时任志愿军193师秘书科长郎万瑞在《难忘开城——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这样写道:“…著名作家巴金亲笔题写的“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 就是参加的这次战斗。战后,李克农亲赴前线,到组织指挥这场战斗的一九四师五八二团指挥所,高度赞扬了团长兼政委张振川和全体官兵,他说:’'你们卓越指挥、英勇战斗所取得的胜利,有利地支持了我们的谈判立场,打击了敌军及其谈判代表哈里逊的嚣张气焰,我谨代表谈判代表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 ”李克农为指战员们在战斗中的英勇精神所感动,他提出要亲自到英勇顽强的六连,到战场上去走一走,看一看。部队首长再三向他解释,战场非常危险,为安全起见,就不要去了。他坚持说:“不,要去,一定要去看看。”(见《党史博采》2003年07期)【郎万瑞,1952年时任志愿军193师秘书科长,后任194师政治部主任。】
张振川将军在《一位王成式的战斗英雄》中写道:“上级给我们65军很高的荣誉:志愿军19兵团发来贺电,称我们是光荣的开城保卫者。…《抗美前线》发表社论[1952年11月62期]说:“1952年10月上旬,志愿军65军在开城作战7昼夜歼敌2600余人,受到志愿军和兵团首长的表扬。…
志愿军65军在保卫开城反击作战全面胜利后,再次召开了庆功大会,志愿军194师582团光荣受奖,志愿军总部为582团二营记一等功,并发来“攻防全胜”大奖旗;为582团6连记特等功,并发来“英勇顽强、守如泰山钢铁连”的大奖旗;为582团6连副政治指导员赵先友追记特等功。
19兵团为194师582团5连记一等功,并授予“能攻善守痛歼顽敌”奖旗;为582团1连记一等功,并授予“攻如猛虎”奖旗;为582团7连2排、团侦察排记一等功,发来“保卫开城二级英雄排”;为582团的八位同志立一等功,他们是:刘顺武(追记一等功)、关景春、刘殿良、巩振达、胡友万、林菜祚、杨三友、王志荣;还为194师31名战士立了二等功…。”【来源:《文史精华》2002年第12期】
这一个个英雄的团队让人感慨万千,这众多的英雄儿女令人钦佩不已。是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安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一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中国人民志愿军!
其次,巴金第二次来朝鲜采访,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再体验那种激情燃烧的生活,为进一步补充素材,收集更多的英雄事迹,为将来的创作奠定基础。
1953年8月中旬,巴金第二次赴朝鲜采访(8月12日到达19兵团政治部)。
巴金在信中告诉妻子萧珊:“要写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我得吃很多苦,下很多功夫 ……我还想在上海仔细地读两本苏联战争小说,看别人怎样写战争,好好学习一下。我从事创作是因为我心中有许多感情,我非写出一部像样的东西来才不白活,否则死也不会瞑目……”
因巴金在第一次赴朝鲜采访回国时,就知道到了67高地战斗情况,由于回国时间已定,没有来得及去采访。巴金这次从19兵团到65军来,就是为采访赵先有烈士的事迹。
志愿军65军政治部主任陈亚夫将军向巴金介绍了在他任师政委时,六七高地战斗和三打“红山包”战斗的过程,特别讲述了赵先有和刘顺武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决定先去194师见师领导。
1953年8月18日巴金在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的陪同下来到194师,其目的就是先与师领导了解67高地战斗和第三次攻打“红山包”的战斗情况。这逐级采访是有目共睹、不言而喻的。
实际上时任194师的师长齐景武、政委刘绍先、主任齐振华对赵先有烈士事迹也更清楚,因为,赵先有烈士牺牲时齐景武任代师长、刘绍先任师政治部主任(1953年初任194师政委,接任陈亚夫师政委的职务),赵先有烈士牺牲后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墓碑碑文就是他俩以师长、政委名义写的。假如巴金这次来该师就是不提采访赵先有烈士的事迹,194师的领导也会提出来。
当194师领导告知巴金582团2营特功6连在我停战谈判代表团驻地时,巴金随即决定去我停战谈判代表团处采访。194师师史记载:“在1953年8月3日,582团2营到我停战谈判代表团驻地,担负看管战俘与警戒任务,582团(欠2营)到土城里、山里地区担负修筑飞机场任务。”(见194师师史第192页、193页)
1953年8月20日,巴金去开城停战谈判代表团采访,他首先采访了时任团长兼政委张振川,张振川在一次访谈中有过说明。他说:“记得我部反击作战胜利以后,作家巴金亲临朝鲜开城前线,曾对我志愿军六十五军第五八二团进行采访。我作为五八二团团长兼政委向巴金介绍了我团六七高地、三打‘红山包’战斗中同志们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战斗作风。特别提到了我团二营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他的战友们在坚守67高地战斗中所表现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巴金听完我的介绍被赵先友等英雄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呼唤炮火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团打得很漂亮。美国人武器强,我们的士气强。’最后,巴老根据赵先友等众多志愿军英雄的悲壮事迹,萌发了创作灵感,写出了著名的小说《团圆》这一千古绝唱。”
从张振川将军以上回忆录看,巴金采访赵先有烈士事迹,在时间、地点上完全吻合。
后巴金在停战谈判代表团处与特功六连吃住一处21天,采访了赵先有烈士事迹和其他英模人物。时任作战科长邓静农、六连一等功臣关景春、五连副连长王志才和该师宣传队队员张莹珊以及65军其他战友对此都进行过讲述证实(见下文)。
在停战谈判代表团处巴金还采访了我方归俘、了解了我方对外俘的管理等情况。巴金在此采访至1953年9月9日志愿军第65军即将回国之时。
巴金的小说《团圆》由此产生而奠定基础,小说《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中展现的王文清政委形象、情节很像陈亚夫将军,其团长张振华的原型之一就是张振川将军。其“王芳演唱的赵连长和通讯员小刘的英雄事迹”,以及“王成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也是赵先有和通讯员刘顺武等烈士和战士关景春的真实写照。
志愿军第40军119师炮兵团宣传股长陈振民在《——读《鏖战疆场》一书有感》中写道:“其所在582团攻防六七高地、三打“红山包”战斗更多次处于险境之中,竟打出整排、连、营、团的英雄事迹,尤其是该团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在敌人夺取了我阵地后,用报话机要求张振川团长“向我开炮”,令当代文豪巴金深为感动,主动到582团采访近一个月,以赵先友的事迹为原型,艺术地概括了在朝鲜战场上其他英雄形象,写出了《团圆》——后来被改编成的《英雄儿女》电影的英雄团长则叫‘张振华’。”【陈振民是张振川将军抗战时期的战友,抗美援朝时1951年6月任67军辎重34团宣传股副股长,1952年8月在40军119师炮兵团任宣传股长,】
志愿军第64军医院卫生员侯炳茂(作家、画家)在《【志愿军】巴金在三八线上》和《《心香忆故——巴金前线记事》》中写道:“巴金听了张振川团长的简短介绍,很受感动,决定到六连去采访……。
1953年第二次入朝半年(巴金)采访无数指战员的英雄事迹。
后根据巴金创作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生动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事迹,影片中王成则是英雄赵先友的真实写照。”【侯炳茂,参加抗美援朝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四军军医院一所任卫生员。1953年7月27日停战后回国。在某野战部队医院任卫生排长、军医、所长、院长。撰写回忆抗美援朝散文,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长城副刊特聘专栏作家。】
志愿军第46军参谋梁新如写的《三八线上遇巴金》。在该文写到:1953年我志愿军46军在三八线上召开的“双夹山战评会”上我见到作家巴金,经人介绍我是46军司令部任参谋,并与其交谈。…“巴金还谈到自入朝后,一直在西线兵团部队中活动,访问了78师212高地战斗模范、一级人民英雄秦建彬,194师坚守67高地的特等功臣赵先友等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特别是九连副指导员于占和带领一个班坚守阵地,在人员伤亡殆尽、他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直到肠子外溢,壮烈牺牲。…”【梁新如:1952年9月在志愿军46军司令部任参谋,后任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
以上志愿军首长、战友们的文章都证实了“巴金在1953年采访过赵先有烈士的事迹”,这些鉄的事实是无可置辩、众目昭彰、无懈可击的。
四、志愿军第65军老兵多人见证了作家巴金采访过赵先有烈士事迹,证据确凿
作战科长邓静农在《怀念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巴金笔下的〈英雄儿女〉》中这样写的:“…著名作家巴金曾赴朝鲜采访,听取了团长和同志们的介绍,根据赵先友和众多抗美援朝英雄事迹,构思了小说《团圆》,后改编成电影片《英雄儿女》,…”【邓静农,原廊坊军分区副司令员。1952年时任赵先有所在师作战科长,在三打红山包与67高地战斗中,他与赵文进师长始终在582团指挥所。他的文章印证了张振川将军的“回忆录”中赵先有烈士在战斗中喊出的‘向我开炮’;谈判代表团对67高地战斗的重视;及作家巴金来该师采访过赵先有烈士事迹。】
战友关景春2000年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最可爱的人”节目中,他与时任团长兼政委张振川共同讲述了赵先有烈士的事迹。关景春主要讲述了:“67高地战斗时情况,在屯兵洞内,不仅亲耳听到了报话机中赵先有呼叫炮火向自己阵地射击,而且还亲眼看到赵先有、刘顺武两位烈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场面……。关景春曾多次被请回老连队讲传统时讲述了:当年67高地战斗情况,及本人在负伤住院后(1953年),著名作家巴金采访了赵先有烈士事迹,也采访了他和其他战士,…”。【关景春,入朝参战时在19兵团司令部当警卫员,后经个人反复请求,到了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当战士。曾在赵先有烈士的指挥下一起守卫67高地,也是67高地战斗一等功荣立者之一。因负伤被替换下阵地,在赵先友牺牲后带伤还参加了反击分队。也被誉为电影《英雄儿女》通讯员小刘的原型。】
战友王志才曾在2000年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的“王成的原型赵先有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在同一个连队战斗过的故事”中,与他的团长张振川共同讲述了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他曾写了《“英雄儿女”——“王成”和他的家人》、《65军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在他的文章中也写了“作家巴金曾来我部队采访过赵先有烈士的事迹,并与特功6连吃、住在一处一个来月…。作家巴金在我部队采访直至我65军即将回国”。【王志才,1952年时任志愿军582团5连副连长,曾参加攻打67高地战斗,该连荣获一等功,被授予“能攻善守痛歼顽敌”奖旗。王志才与赵先有烈士是同村人、同时入伍、同一个营的战友。晚年安排在唐山常记功臣幸福院】
志愿军第65军于1953年10月9日胜利回国(见《鏖战疆场》第266页)。战友王志才的文章也证实巴金是在1953年采访的赵先有烈士的事迹。
战友刘景岐写的《致张振川司令员的一封信》中是这样写的:“写到这里,我想起特等功臣赵先有烈士,在开城保卫战争夺六七高地时,高声喊出‘向我阵地开炮’,在哪一刹那,张团长却冷静地等两位重伤员的身影进了隐蔽部,才下令向敌人开炮,这里含着智、勇、德,太让人感动了。…(见“鏖战疆场余墨”第392页)”【刘景岐是原志愿军194师师长赵文进的警卫员,67高地战斗时,曾随赵文进师长在582团指挥所,后转业到国家化工部,当到人事司长离休北京。】
战友张莹珊(女,志愿军194师文工队队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这样说:“我看电影《英雄儿女》王芳在战地演出的镜头时,总会莫名其妙的激动,因为那正是我在朝鲜的真实战斗场景。但说王芳就是我,实在不敢领受,一是巴金先生在我们部队采访过赵先友烈士事迹并没有直接采访过我本人,二是王芳本来就是无数志愿军文工团员群体形象的代表,并不专属于哪一个人。”(见李秀春写的《一对“红色恋人”的爱情故事》)【张莹珊10岁随父亲参加八路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1年,16岁的张莹珊随志愿军65军194师文工队又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在朝鲜战场上,她是真正的“战地百灵”,创下了在战地一连演出9场的最高记录,赵先有烈士牺牲后,曾多次演唱过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是戴着半胸的军功章回到祖国的,后被誉为“王芳”的原型之一。1958年,23岁的张莹珊从65军文工团转业,转业到地方后,一直从事文艺工作,离休前任河北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编辑。】
战友何焕宇介绍,由记者趙春卉、胡楊、安希民写的《英雄回首60年--访志愿军老战士何焕宇》。何焕宇在这篇文章中讲:“一直在我们部队进行战地采访的巴金先生,采访了赵先友等众多志愿军英雄的悲壮事迹,激发了创作灵感,写出了著名的小说《团圆》…”【何煥宇同赵先友是一个军的战友,是唐山老乡。抗美援朝时陈亚夫将军在65军任政治部主任时,何焕宇就在该军政治部工作,后調到滦县武裝部任政委,1985年离休。】
战友刘新在《在朝鲜开城前线的日子里》这样写的:“我们与巴金相互的住处只距三、四十米,出门入户时常常碰面。……
巴金同志非常关注赵先友烈士的事迹,他以赵先友烈士为原型,当然也有陈超等英模的影子,除了写出大量新闻报道外,还在战地抓紧创作了小说《团圆》,歌颂了英雄王成兄妹的感人事迹,广受好评。后来又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使王成“向我开炮”英雄形象更为高大丰满地树立起来。”【作者刘新,1951年2月入朝参战时任第65军组织科干事。1953年10月归国,后从65军调至24军工作,在72师任副政委岗位上离休。】
战友洪泗一写了《我与“王成”一同战斗在抗美援朝的一线》,在他的文章中写道:“1953年,著名作家巴金在朝闻讯后,亲赴五八二团,用近一星期时间,接触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后写成了小说《团圆》,又排成电影《英雄儿女》。”【洪四一,时任志愿军第65军参谋】
战友卡应海在《誓与阵地共存亡》中讲了“巴金在志愿军65军作战地采访时了解到:一次582团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敌军李承晚部队一个营的敌人向志愿军阵地步步进逼,战况十分危急。赵先友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团长,敌人上来了,开炮打吧!向我开炮吧!”战斗胜利结束后,光荣牺牲的赵先友被追认为特等功臣。
巴金被志愿军战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经过一年多战地采访的亲身经历与多年的沉淀之后,他在1961年8月《上海文艺》上发表了小说《团圆》。”【卡应海回族,第65军193师577团2营7连1班副班长,1951年2月入朝作战,1952年2月26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班长职务,曾担任开城守卫任务。1953年10月,从朝鲜回国,驻守河北张家口,1956年从河北复员。】
以上多位志愿军第65军老兵亲历并见证了作家巴金采访过赵先有烈士事迹,是千真万确、不可否认的。
五、多位领导、作家和记者们讲述和写的文章都阐述了巴金采访过赵先有烈士,是“王成”的原型之一既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
除上文赵先有烈士的首长、战友和见证人写的有关文章外,作者还搜集到以下有关赵先有烈士的文章,其内容略…
央视一套发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为何力透时空? 《故事里的中国》真情讲述抗美援朝“英雄儿女”的决然呐喊》【本文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发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的《胜利的回响 | 第八集:<血染的疆场>》【本文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本集主创总监制:刘智力 何鸣鸿 陶金泉监制:吕锡成策划:孙利统筹:谭淑惠撰稿:危瑶编审:李燕飞 李艳 王锐涛编辑:赵敏 袁萌婷播音:长悦 苏扬制作:王敏】;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姚瑶发的《爷爷奶奶用这样的方式永远在一起了》【本文来自《女性之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官方账号】;
沈阳出版社与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联合编创了《不朽的人民英雄——抗美援朝英烈的故事》,【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的123位英烈中遴选出17位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抗美援朝精神的抗美援朝英烈。其中16 王成式的战斗英雄 赵先有】;
作者:江西卫视经典传奇官微发的《“敌人冲上来了,向我阵地开炮”一句话震惊众人》;
《河北日报》2020年8月20日刊登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河北“英雄儿女”》【本文来自《河北日报》作者:阎丽刘继祥责编:陈羽、黄子娟】;
《沈阳日报》2020年6月24日刊登了记者:周贤忠写的《向我开炮》【周贤忠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山劳动日报》2020年10月29日刊登了《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赵先有》;
《沧州日报》2020年12月15日刊登了陈广生写的《赵先友 王成式的战斗英雄》,陈广生还曾写过《王成原型赵先友》等文章。【这两篇文章都刊登在《沧州日报》。陈广生在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时时任582团政委,是为赵先有烈士塑像组织实施主要领导人之一。】;
编辑、记者汤小微写的:向巴金老人汇报英雄塑像落成的文章《浑身闪闪披彩虹》【《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文章《浑身闪闪披彩虹》。汤小薇: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49年任《北京儿童》报主编,以后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张家口日报》、《河北日报》等任编辑、记者。)】;
编辑:王笠晖、高长青写的《又见王成》。【王笠晖是“鏖战疆场”的责任编辑】;
编辑:楼沪光写的《壮丽军魂铸华章—读张振川将军的〈鏖战疆场〉》。【楼沪光曾任河北日报副总编辑,也是《鏖战疆场》一书特邀编辑。】;
记者:张有银写的《王成式战斗英雄赵先友烈士塑像落成》。【张有银1992年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时的采访记者,时任张家口日报社记者】;
王从保政委写了《赵先有》并多次演讲《特等功臣赵先有烈士事迹》【作者:王从保,原乐亭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县委常委。后王从保被聘请为乐亭县委党史宣讲团报告员,被县委组织部聘请为基层讲党课志愿者。接受聘任后,撰写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宣讲稿件,到各机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学校无数次宣讲赵先有等烈士事迹,颇受党员干部和学生们欢迎。是在乐亭县烈士纪念馆为赵先有烈士布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作者:张小石、张勇写了《把最深处的爱献给父亲母亲》、《最深处的爱》【张小石为张振川将军之女、张勇为张振川将军之子】;
唐山记者站:赵锡臣写了《记张振川将军的传奇经历:昔日雄风今仍在》【赵锡臣当过兵,1974年转业后到唐山市工作。1980年调唐山市广播电视局,历任唐山人民广播电台政教部副主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唐山记者站站长,唐山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民盟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山市政协委员。197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
作者:白玉民写的《历史的见证_读张振川将军的_鏖战疆场》【1999年发稿时白玉民是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团副团长。】;
记者:陈云凌、杨冰写的 《莫道桑榆晚——访张振川、汤小薇夫妇》;
作者:李树林写的《鏖战疆场气势豪—读张振川回忆录》。【李树林写此文时是承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作者:李后学写的《战火经历与美好情怀—〈鏖战疆场〉读后偶记》;
作者:常剑波写的《你是和平年代的“英雄”——老将军张振川谆谆寄语曹春生》;
作者:袁燚写的《经风沐雨的爱情永不退色—— 一位将军的爱情格言》;
记者:刘斌写的《“张振华”安在—访张振川司令员》、《风烟滚滚唱英雄—访两位“王芳”》;
记者:张保平、袁燚写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电影〈英雄儿女〉的英雄原型大追踪》;
作者:王伟华写的《缅怀峥嵘岁月——访原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张振川》;
记者:张保平等写的文章《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祖孙三代同在一个特功连里》【注:此文曾登载在《解放军日报》上】;
作家:郝占奎除写了《膜拜王成》外,还写了《《用英雄精神铸团魂》》、《巴金 •“王成”及其子孙 》。【郝占奎曾在赵先有烈士生前所在的团任过职,郝占奎是位军转干部、省直机关公务员,也是一位勤奋多产的散文家、文艺评论家、资深新闻工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散文学会、河北省文化传媒学会常务理事。】
记者: 李爱萍 郭文宗写的《“王成”到底在哪里?——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探寻》、《“王成”到底在哪里,巴金一语道真情》【本文曾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电影报》等多家报刊】;
作者:王泽华、姬米刚,责任编辑:郭晓丽写的《人民不会忘记__影片《英雄儿女》中“王成”原型之一特等功臣赵先友》【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作者:李洪彪 贺薇 阎志新写的:《<英雄儿女>银幕内外的故事》;
作者:王海静、徐梦梅、檀咏写的《追寻英雄的足迹 ——怀念“王成”原型、乐亭籍战斗英雄赵先有》【乐亭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海静、工作人员徐梦梅、檀咏是筹备、编纂、发放《赵先有烈士专辑》主要负责人】
作者: 徐志娟 写的《乐亭县抗美援朝运动》。
作家:张墨瑶写的广播剧《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5幕。【张墨瑶,本名张建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皮影艺术委员会副会长。获中国通俗文艺研究终身成就奖。曾任乐亭县文联主席、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滦河文化研究》主编。】;
作者:金鹏写的《“王成”故里换新颜》;
作者:俎壮存写的《我与歌友唱王成》。【俎壮存是原乐亭一中老三届的高才生,通文达艺,从事过教师和广播事业。退休后写过多篇文章登在网上并参与演出活动。】;
作者:赵品义写的《他是《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牺牲后,跟黄继光安葬在一起》。【赵品义是原乐亭一中老三届的高才生,才华横溢。参军在部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创作了大量诗歌、剧本、歌曲等作品。擅长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参与过多种书籍主编。】;
通讯员:王永军 王鹏宇写的《北京军区某旅用自身红色资源搞好主题教育》;
作者:朱西迪、王锐涛责任编辑岳修宇写的:《名家谈军事:今天请听“王成式的英雄人物”》;
主讲人:董保存 采制:朱西迪、王锐涛制作的音频《<王成式的英雄人物>上篇:一曲不朽的英雄赞歌》;
作者:任庆海;李权兴;王兴业写的《揭秘巴金小说《团圆》中王成的原型》;
作家:熊坤静写的《巴金与电影〈英雄儿女〉的诞生》;
作家:武文笑写的《抗美援朝 文学家巴金两度亲赴前线 (3) 、巴金在志愿军中二三事》;
作者:李伶写的《巴金在朝鲜战场的日子里》;
作者:孙维华写的《巴金笔下的《英雄儿女》【孙维华系平谷区退休干部】;
作者:励志写的《巴金先生深深地被这个形象所感动 》;
作者:闫泽川、责任编辑:吕薇写的《巴金创作〈团圆〉》;
怡安小学写的:《怡安小学“赵先有”英雄中队复传仪式》;
编辑:张凌发的《怀念“王成”原型、乐亭籍战斗英雄赵先有》【作者: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作者:胜利写的《“王成”是众多英雄的化身,不要贬低英雄的形象》、《“王成”式的战斗英雄与“王成”原型没有区别 》;
责编:王京发的《抗美援朝精神永存 英雄儿女后继有人》【本文来源:中央电视台
】;
作者:薛立永发的《英雄团长永不褪色的爱情(全文)》【此文发布:老来乐 2009年第6期发布日期: 2012-05-12】;
通讯员:王永军、王鹏宇写的《王成式的战斗英雄与所在的连》;
作者:赵光明写的《“王成”原型谁能澄清?》、《谁是“真假王成”?别有用心》;
作家:何宗禹写了《[乐亭娇子]特等功臣赵先有》【何宗禹,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学者:胡新民写的《巴金的抗美援朝情结——小说〈团圆〉为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奠基》【胡新民,察网专栏学者,独立学者】;
著名作家、史学家:窦应泰写的《巴金最后23个春秋》【窦应泰,男,著名作家、史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河西客、叶知秋、雪帆等。】;
作者:剑华写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来源:《中国职工教育》2000年第10期】;
记者:李洪彪 贺薇 阎志新写的:《〈英雄儿女〉银幕内外的故事》、《〈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记者;李洪彪 张红太 阎志新 写的《<英雄儿女>英雄故事》;
作者:张晓予写的《志愿军连排级防御战经典战例——67高地防御战》;
作家:夯石写的《永不消失的王成》;
作家:王作东写的《王成原型来源于多人》;
作家:阎瑞赓写的:《誓死捍卫六七高地的赵先友》;
记者:匡丽娜 实习生朱莹写的:《<英雄赞歌>英雄儿女的经典颂歌》;
作者:刘明钢金敏求写的 :《谁喊出“向我开炮”》;
作者:呼啸写的:《纪念抗美援朝-唐山人血汗洒在朝鲜三千里江山》;
作者:罗刘密,申洪涛写的:《赵先友以及他的儿子和孙子》;
记者:过虹 郑博超 通讯员蔡志和写的:《一个英雄家庭的60年》;
作者:高明、郑晓林、李菖鹂编辑:刘飞发的:《三代从军60年爱党爱国到永远》【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
作者:何琨写的:《英雄“王成”是俺乐亭庄东村人》;
作家:孟红写的《巴金的“抗美援朝”岁月》;
作者:于兴卫写的《第六十五集团军“英雄儿女”的传人》;
作家:于继增写的《巴金与电影<英雄儿女>》;
责编:赵蕾发的《<英雄儿女>编导手记》;
记者:梁晓雯写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牺牲-向我开炮!》【梁晓雯新快报驻京记者】;
作者:李春为、谭小龙写的:《寻找<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发的《建党95周年回顾光影中那些感动过我们的英雄人物》;
作者:无二君发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部经典战争片如今看依旧热血沸腾!》;
作者:美之旅发的《英雄赞歌》;
首席记者:薛百成 冬鸣写的:《[王成]是谁?》;
作者:阎丽、责任编辑:陈红写的《“敌人上来了,开炮打吧!”》【作者:阎丽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三处处长】;
作家:王泠一写的《巴金:从朝鲜战场的洗礼到<英雄儿女>》【作家王泠一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上海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亚洲问题专家。】;
作者:薛立永 写的《英雄团长永不褪色的爱情(全文)》;
责任编辑:刘伟发的《赵新民做客央视一套 追忆奶奶生前的愿望》;
作者:陈志武写的《影片“英雄儿女”是如何诞生的呢?》;
作者:单川峰写的《我心目中的英雄赞歌》;
编辑:刘顺发发的《“英雄儿女”穿越六十年》;
作者:王晓莉写的《巴金与电影<英雄儿女>的诞生》;
作者:马登飞、姜帅写的《这里,千万个“王成”在成长》;
编辑:杨 扬 主编:陈友海 编审:金 虹发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故事里的中国》真情讲述“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烈士的决然呐喊》;
作者:肖凡写的《为什么有人喜欢炒作所谓“活着的王成原型”?》【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
作者:张宝库写的《纪念“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赵先有烈士》;
作者:王振良辑录 编辑:阿星发的《【唐山历史文化名人】赵先有:保家卫国,血洒朝鲜!》
作者:王斌、编辑:赵晋波发的《谁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上)》;
作者:心安写的《168.记住乡愁之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赵先有》;
作者:龙宇颖编辑:梁舒婷写的《抗美援朝英烈赵先有》;
编辑:靳建朋发的《“祖国没有忘记你们”,听抗美援朝亲历者口述那段不曾被忘却的历史》
责编:杨帆发的《一针一线织补民族记忆 第二季《故事里的中国》继续光大艺术创新的实证精神》;
作者:张天虎写的《缅怀革命先烈 唐山乐亭让“红色记忆”滋养心灵》;
作者:县货儿(笔名)发的《“永远不要忘记他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凭吊记》;
作者:独沐秋风(笔名)发的《唐山英烈赵先友:我们的“王成”!》;
作者:八月桂花(笔名)发的《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作者:激情回声(笔名)发的《巴金小说《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原型是谁?》;
作者:自有岁寒心(笔名)发的《<故事里的中国>真情讲述抗美援朝,这样的教育方式感人至深》;
作者:飞鱼(笔名)发的《激励了整整一代人的英雄形象,一一说说赵先友、张振川、巴金与电影<英雄儿女>》;
作者:看北朝(笔名)发的《<英雄儿女>怎么来的?巴金亲赴65军,发掘“向我开炮”的英雄》、<《英雄儿女>背后的英雄故事:志愿军两个连,被韩军当成几千人》;
作者:大奇看天下(笔名)发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赵先友嘶哑的吼道:敌人冲上来了,开炮打吧》;
作者:大国军情(笔名)发的《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他们英灵永存!》
作者:通和玉偶(笔名)发的《王成是谁?小兵张嘎是谁?》
作者:努力打拼(笔名)发的《巴金小说《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原型是谁?》
作者:铁锤杰克(笔名)发的《志愿军6连坚守高地,打退29次攻势,全连剩4人,立特等功》;
作者:行走自由的花(笔名)发的《<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是谁?巴金两去朝鲜采访,沉淀8年写出团圆》;
作者:沧海沉云史(笔名)发的《赵先有:英雄王成的原型,阻击敌人17次后说: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作者:杏仁绿豆沙(笔名)发的《唐山人的骄傲,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被央视深情讲述》;
作者:泼墨梧桐(笔名)发的《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142)战例选谈——67高地攻防战斗》;
作者:春城春短(笔名)发的《“我骄傲,我是王成式的好战士!”》;
作者:励志人生(笔名)发的《央视《故事里的中国》讲述“英雄儿女”的故事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作者:财经卓弘(笔名)发的《血战67号高地:韩军一个团猛攻志愿军一个连,却被打出1:8战损比》;
作者:辣么历史(笔名)、这才是战争(笔名)发的《这一仗,志愿军副指导员说的这句话,所有中国人都知道,铭记至今》;
作者:智者文馆(笔名)发的《【第一军情】解放军至少有3位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一代人的选择!》;
作者:燃烧的狼烟(笔名)发的《志愿军阵地将失,副指导员:团长,敌人上来了,快向我开炮》;
作者:亚洲雄风(笔名)发的《永恒的英雄赞歌(五)回忆千千万万个“王成”式的英雄》;
作者:别酒流年掰历史(笔名)发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不是台词,这是华夏英烈真实的呐喊》;
作者:穷光蛋集团(笔名)发的《揭秘阅兵部队65集团军:红山包之战》;
作者:唐山大凤凰社区(笔名)发的《“为了胜利 向我开炮” !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赵先有!唐山乐亭人!《英雄儿女》战士王成原型之一!》。
……
以上这些文章在有关媒体都证实了,赵先有烈士是在战斗中,喊出“向我开炮”并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王成”原型之一。这些文章都表述了,不仅巴金在朝鲜战场上采访了赵先有等众多英雄,而且给巴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赵先有勇敢在山头牺牲的事迹…。
以上这些报道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赵先有烈士的怀念与景仰,一幕幕、一幅幅镜头都展现了主持人和讲述人对赵先有烈士的敬慕与缅怀;以上这些报道使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一次次响彻人们耳际、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他伟大的形象永远雄立在人民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看到在有些文章中写的是,“作家巴金1952年采访了赵先有烈士事迹”,很可能是因赵先有烈士1952年牺牲,且作家巴金1952年曾在该部队采访的原因。而个别作者认为赵先有烈士牺牲时,巴金第一次赴朝鲜采访即将回国,不可能采访到赵先有烈士的事迹,是他顾头不顾尾的误解。
赵先有烈士用他的功迹,和他的首长、战友、知情作家、记者写的文章及巴金的亲笔题词和表态,证实了作家巴金是1953年采访了赵先有烈士事迹。这就是巴金认可的和“王成一样的英雄”,巴金即为他题词,就是认可赵先有烈士是他小说《团圆》中“王成”原型之一,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注:赵先有,实际姓名;赵先友,张振川将军、巴金等作家用名;发文者配图。
附:主要参考资料
1、张振川将军写的回忆录:《鏖战疆场》、《鏖战疆场余墨》、《鏖战疆场续闻》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功臣烈士英名录》
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五军军史(1948.9——1985.10)
4、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九四师师史(1942——1989)
5、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九四师五八二团六连连史
6、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有关赵先有烈士资料
7、乐亭县烈士纪念馆有关赵先有烈士资料
8、乐亭县党史办编纂了《乐亭党史文苑》(赵先有烈士专辑)
9、1992年8月7日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揭幕仪式有关录像等资料
10、《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中央电视台“最可爱的人”专题节目录像
11、《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的“王成的原型赵先有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在同一个连队战斗过的故事”录像
12、《2015年乐亭县电视台纪念抗美援朝65周年》录播的“三代报国情”录像
13、2020年11月7日央视一套《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英雄儿女)视频
14、赵先有烈士的首长、战友及有关作家、作者、记者等写的有关文章
15、贾玉民写的:《巴金在朝鲜战地活动事略(上)、(下)》